分卷阅读145
书迷正在阅读:每次女扮男装都成了白月光、港黑头号负心汉、昭昭若日月、玥、十口井、栽进你掌心、英桃、正常的大乘期散修在渡劫前会做什么、小媳妇、我靠种田称霸宇宙
的事,让人端上来最珍贵的烈酒和美食,邀李儒共食。又请人端来无数至宝,打着让李儒掌掌眼的名义,任由李儒挑选。 李儒对董卓的示好无动于衷,但他心智过人,乐得和他演戏,顺便捞上最后一笔。 忽然听董卓叹道:“不知志才现在如何了。” 李儒继续在心中冷笑:现在知道关心,早干嘛去了?吃了人家这么多的好处,因为一星半点疑心,就把人气得吐血丢到一边,要不是戏志才命大,险而又险地挺了过来。等你想起来,人连坟头都冒草了。 疯狂吐槽的李儒冷不防听到董卓的下文,“我见他甚是喜爱府中的貂蝉,正想着做主,把貂蝉赐给他,也好留个知冷知热的在他身边照顾他的身体。” 惊得李儒筷子上的小肉丸差点掉了。 李儒把肉丸按进粳米里,心想这貂蝉不是吕布那小子有意思的人吗,怎么戏志才那也插了一脚? 想到自己与吕布的盟约,李儒觉得自己有必要为吕大老虎努力一下。 他沉吟着捋了捋漂亮的胡子:“这……是不是要问一下志才?” “志才还在养病,这点小事就不用让他费心了。何况年轻人皮子薄,我要真的问了,指不定他不好意思,不肯接受呢?哈哈哈哈哈……” 李儒抽了抽嘴角:“我觉得还是问一下为好……” 不等他说完,董卓忽然笑着指他:“李文优啊李文优,平日里你可爽快得很,什么时候这么磨叽了?难不成——你也看上了那小小的侍女貂蝉?” 李儒:“……” 董卓对他挤眉弄眼,用凉州方言道:“这里就你和我,害羞个啥子咧?纵算你这年龄能当貂蝉妹的爷爷咯,也不打紧的嘛,有喏给你撑腰,谁敢多打一个屁?” 李儒:“……”气得一口血哽在咽喉。 他面色僵硬地离开董卓府,私下见了吕布。 他一脸忧愁地对吕布道: “董卓知道你对貂蝉有意,便将那侍女赠给了戏志才,欲让你求到他那儿,任他摆布。” 吕布狠狠皱眉:只用一个女人就想叫他吕布任凭摆布,怕不是有猫饼? ※※※※※※※※※※※※※※※※※※※※ 李儒:董卓什么时候能死,我等不及了。 吕布:董卓什么时候能死,我等不及了。 董卓卫兵:太师什么时候能死,我们想跳槽。 第104章 董卓之死(下) 吕布心中不快, 再看李儒,想到他曾经不但坑害自己,如今还想拿自己当挡箭牌,吕布的心情愈加糟糕。 他不由冒出一个念头:李儒该不是故意编造这些来骗他的吧? 李儒发现吕布脸色不对,但他只以为吕布是被貂蝉的事气的, 完全没料到吕布已经阴差阳错地猜到了真相。 他又发挥了一阵, 假惺惺地说自己会为吕布夺回貂蝉, 让他放心。直到吕布的脸色渐渐黑如焦炭,这才满意地离开吕府。 李儒不知道的是, 因为自己的这一番表现, 吕布已然对他升起杀心。 另一边,董卓到戏志才落脚的农舍慰问。他仿佛忘记了不久前所发生的事,对戏志才嘘寒问暖, 勒令旁边的众多医官全力为戏志才调养身体。 戏志才虚弱地道谢,似是因为过于疲惫, 并未有更多的话语。 为了表示自己的看重, 董卓抨击此处的简陋,要求戏志才随他一同回府静养, 但被戏志才巧妙地拒绝。 董卓看着戏志才那瘦得脱形的身影,想到他曾经的尽心竭力,到底生出了指缝大的愧疚。 “那你便在这儿好生地养着。不过只留你一人在这我是不放心的, 我那有一侍女名为貂蝉, 最是体贴不过, 我回去就派人送她过来, 在这好好照顾你。” 听到貂蝉的名字,戏志才下意识地想要皱眉,但他生生地忍住了。 不等他确认董卓这话是有意还是无意,便又听董卓道。 “我听那江遵说,你与崔颂早就认识——既如此,在刘曜为我引荐崔颂的时候,你为何说自己不识得他?这几日你病情险恶,崔颂时常来探望你,可见你们确实早已认识。” 戏志才平静道:“焕是为了避嫌。我与子琮虽有几分交情,但深知他善文墨而疏庶务,于太师的大业无益。可当时我若坦言相告,岂不打了大鸿胪卿(刘曜)的脸?” 董卓信了戏志才的说辞,对拿这个借机挑拨的江遵更多了几分不满。然而江遵已死,此时将事情掰扯清楚只会降低他这个主公的权威。何况现在更重要的是安抚戏志才,而不是其他。 “无妨,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崔颂既有文才,可替伯喈打打下手,任其在野岂不可惜?” 董卓以为自己看在戏志才的面子上抬举崔颂,戏志才多少会念他几分好。可他哪里知道,自己此刻正在风口浪尖之上,所谓的“抬举”,不过是一只催命毒针,被“抬举”的那人非但得不到好处,还有可能被害了性命。 在他这番话落下后,原本对一切无动于衷——既不激动,也无憎恨的戏志才蓦地握紧拳,眼中掠过一丝狠色。 因为视角缘故,董卓并未察觉戏志才的异状。 半息后,戏志才低咳了一声,掀开缊衾:“既是用人之际,焕又怎能苟卧于床。但凡太师不嫌弃这残破之躯,焕自当竭尽所能,为太师效死。” 听到戏志才的效忠之语,董卓顿时欣喜不已。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前一刻,最后一个不愿与他反刃相向的谋士因为他的一时兴起,终是决心置他于死地。 董卓又象征性地说了几句关怀的话,让人拉来马车,带着戏志才回府。 又过了两日,东面战事败退,与游毅交好的部分军士借机反叛。董卓犹豫不决,不知是否应该派遣援兵。 他分别询问李儒和戏志才二人,得到的都是“宜速增援,雷殛镇压”的答案。 董卓此时正是缺乏人手、捉襟见肘的时候,但他舍不得抛弃东线,加上两个倚重的谋士都建议他增援,便咬咬牙,让自己的堂弟董旻,女婿牛辅,以及将领李傕各带一支兵力,火速前往关东打击义军余部与南侵的外族势力。 就在城中大军半数而出的第二天,民间突然开始流传一则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恰恰隐喻董卓的灭亡。 董卓听到了这首民谣,然后……没啥反应。 他没能意会民谣的深意,而一眼看穿民谣寓意的谋士纷纷缄口,没一人来提醒他。 除却生出离心的李儒和戏志才,其他谋士亦是如此。这些人把李儒和戏志才的前后待遇看在心里,更是目睹了无名谋士和江遵的惨死,谁还敢去董卓面前献忠心? 又过了几日,皇帝召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