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耽美小说 - 定风波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

分卷阅读3

    去王府走一遭,实在不便把自己弄得大汗淋漓失了礼数,便嘱咐了两人快去快回,自己则与刘会一齐留在书斋。

    刘会便是先前提过几次的门人,是老管家膝下仅有的一脉。这人比李牧大几岁,从小同他一块长大,二人相处倒不像是主仆,更像弟兄亲友般随意。

    李牧阅书时不须人专门在侧照顾,又想起刘会近来似是对临街王家的姑娘心有所动,便让他自去逍遥。他在天井中一坐便是一上午,晌午时分刘老和厨娘才回来,一人一背篼野碧蒿,青青嫩嫩堆叠着,远看像是葱翠山头一般。

    晌午赶着做了一道武昌鱼头,一道肉片笋汤,又趁着鲜将碧蒿焯过水拌上佐料,三人把桌子移到院中去,在暖融融的日头下吃晌午。

    刘会也不知在何处用过了午饭,回来时带着李牧嘱咐他去闻酥院买的糕酥点心,满面笑意。

    李牧换了件青灰长衫,与他一道往王府打马而去。

    这头段寻吃过晌午饭,便命人在院中的青石凳上摆好瓜果点心,本想再备一壶琼花酒,却又想起那位先生清远斯文的模样,心下道那人怕是不喜酒浆的,手下一顿,叫人去沏了一壶热茶来。

    日头正好,段寻将前日兴起而作的墨画取出来,铺在假山石上晾晒过浆。明晃晃的阳光遇浓黑墨迹,刺目的白耀敛去几分,恰到其份地将画迹打出些光芒来。

    再见时倒不像初次照面那番揖来揖去,段寻见来人抄手迎面而来,面上先送出三分笑意,那人便也笑起来。皙白俊朗的面容在午阳照耀下熠熠生动,如春风沐雨,又如飞花过境。

    点头落座。伺候在侧的下人往二人茶盏里奉茶,清香味道随热气蒸腾入鼻,“好独特的香味,闻着倒不像南方茶叶。”

    会心一笑,段寻抬手啜了一口茶,入口仔细回味后才不紧不慢地道:“先生可曾听过澶龙鳞?”

    李牧闻言先是一愣,而后黠目转动,敛目笑道:“不曾听说过。”

    “澶龙鳞,又叫苦刀锋,据说只长在祁红山刀锋崖的峭缝中,受烟云荡漾,雾露润培,气息苦甜参半,香而不俗,苦而不涩。”

    李牧顺着他的话,亦抿茶在口,细细体会,那气味果然恬雅清新,舌间喉咙先是一甜,慢慢又涤出些微清苦滋味来。待那味道散去,李牧放下茶盏,“将军所言的祁红山,可是淮水北那座祁红山?”

    段寻噙着抹笑意点点头。

    据说祁红山主峰刀锋崖高耸云霄,南侧临烟波浩渺的北堰湖,坡势和缓,风景秀丽,北侧却一改隽秀走向,陡崖如削,垂直入云。当中珍禽草木数不胜数,是中原一座有名的奇山。只是奇归奇,却已是遥远的故国山河,与现今的大梁无甚关联罢了。

    “自浏弼归来时,路遇远游的祁红山茶贩,便带了些苦刀锋回来尝鲜。”

    李牧猛然想起这人不久前才从北面战场大胜归来,难怪会有这般珍稀茶草。目光从青石桌上移开,扫过院中假山,不多时便被那上面铺开晒着的画吸引过去,定睛看了几眼,方笑道:“将军喜欢书画么?”

    “闲来打发时间罢了。”段寻亦追随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片刻后忽然转首道:“先生从这里看不清罢,要取下来看看吗?”

    李牧愣住,说不清是因对面那人突如其来的提议,还是因他倏然轻快几多的语气,待他反应过来时,见段寻已起身迈步,箭步跃上山石,迅疾又堪堪落回平地,手中多了两幅水墨作的画。

    下人忙搬了画案过来,段寻便就着将画随意摊开。

    一幅城门飞雪,远处阴云压着暮色,近处营帐翻飞,战马引颈嘶鸣,几处柴火哔啵燃烧,看得出是战士行军图。另一幅却是青山古道,不知何处飘来的絮花漫天纷扬,极目处长河伴着仓鸟落霞,单单只有大好的景致,并不能分辨出画中人在何处。

    “这些都是……?”

    “都是北边的风光。”

    大梁军攻打庆林时是个冬天,他们在城外扎营停驻,风雪压境,鹅毛大的雪落到城外荒野之上,不多时便积起厚厚一层。战士们在营中烧火取暖,捱过肃杀而漫长的寒冰天。

    “南都却是不会下这般大雪的,这么些年了,从未见过这里积雪覆地的模样。”话语中似是还有几分艳羡,段寻听了这话只是笑笑,又讲起另一幅景致的出处来。

    一下午过得飞快,闲谈中日影倾斜,天际烧出赤红云霞,眼看着暮色就要来了,李牧便谢过招待,告辞离开。

    这日晚间,王府的饭桌上却是多了道野菜,正是李牧带来的凉拌碧蒿。段寻夹了一筷子送入口中,只觉鲜香脆嫩,别有一番奇妙滋味

    作者有话要说:

    注:

    关于苦刀锋,原形其实是传说长在太行山的石瓜茶,古时候名“龙鳞”。但是因为我是个地理废,早忘了太行在哪里,也懒得去查,怕直接用石瓜茶会引起文章地理上的bug,所以改了茶名,又虚拟出一座山。不过祁红山虽是没有,祁红茶却是有的。

    然后关于春分的休沐,当然是不负责任的作者不负责任编的,后卷的寒食清明倒是真的有休沐。

    本文架空背景,而且作者废柴,最爱瞎写,就连此淮水都非彼淮水。考据党慎入。

    第4章 卷四 清明团

    寒食将近,山阳书斋的厨娘开始张罗着做些青团糍糕类的点心,又取了地窖中的腌菜切细,和着腊肉丁蒸一锅焖饭,镇在窨井里,以便寒食这天不开灶火。

    节前最后一日开课,李牧趁休憩时间转回偏院,和刘会几人分拿了食盒,将青团和糯米糕取来分给学生们。

    嘴馋的当场就给吃了个干净,却也有颇具几分孝心的,问先生讨了纸帕包住,说是要带回去给家中父母品尝。

    山阳书斋说来也是奇。当中学生既有那达官显贵家的世公子,也有平民布衣,寒门子弟。李牧向来心善,但凡是诚心想来念书的,不论贫富,也不惧你交不交得起学钱,他都照收不误。也因此山阳书斋在南都城中颇有几分名声,都道那先生不仅学问好,更重要的是为人师表,心仁义重。只一点叫人遗憾得紧,那就是这位先生是个病秧子,更有传言说,先生那病是娘胎里落下的不足,治不好的,说他没有长寿命。

    实际上呢,李牧病是常病的,可也不耽误他严厉治学,常常是一把戒尺管得学生们战战兢兢,怕足了他;不过他这人秉性其实相当温和,除非是忤逆道德,行撒谎欺凌此般恶劣事,否则平时他都是温温和的样子,还时常叫厨房给学生们做间食打发馋虫,抑或带着众人出游踏青赏玩……因而学生们又喜极了他。

    说回正经。这日李牧给众学生分发过青团和糯米糕,将剩下的功课讲完,便提早下了学,放学生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