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玄幻小说 - 机甲与刀在线阅读 - 第1678章

第1678章

    相比于几枪能够造成的击破,哪怕是有成百上千架机甲使用电磁步枪,几轮齐射就能够解决同等数量的帝国机甲,也架不住有帝国侯爵甲、公爵甲、亲王甲的冲锋,强行缴获电磁步枪给联邦带来的损失大。

    如果帝国能够制造电磁步枪并投入使用,那对于联邦来说绝对是一个灾难,因为联邦的斩山级和以上等级的机甲,即对标帝国的侯爵甲和以上等级的机甲数量,远远不如帝国多。

    而且,联邦目前也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打造大量的电磁步枪。从第二战区的独立团,搜肠刮肚也只有六把电磁步枪就能够说明这一点。

    能源是基础条件,保证电磁步枪不被缴获是硬性条件。

    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情况下,还要拥有百发百中的枪法,才能够真正发挥出电磁步枪的威能,因为电磁步枪使用的子弹,在目前同样是珍贵资源。

    放眼联邦,之前也只有骥星河能够达成这些条件。其他人能够达成前两个条件,但百发百中的这个软性条件,哪怕是有辅助射击系统的帮助,也无一人能够达到,所以其他能够使用电磁步枪的机甲战士,在战绩和表现力上,都远不如骥星河。

    不得不可惜的是,像是陈迅这样的神枪手,都很难成为机甲战士,因为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兵种,是两个领域。想要同时在两个领域内达到极致,比如骥星河在机修师和机甲战士的领域,实在是太罕见了。

    有人甚至认为,正如同能够成为星河级机甲战士的机修师,有且只有骥星河一个,三个条件全部达成的同样只有骥星河一个。

    但是现在,骥荣欣月也达成了这些条件,而且看起来做的比骥星河还要好,发挥出来的战斗力比骥星河更夸张。

    六臂形态的星月甲,六把枪,在自身高速移动的过程中攻击高速且拥有灵活规避能力的移动靶,全都是弹无虚发。

    这效率比之从联邦其他得到电磁步枪的机甲战士里,挑选出来六位机甲战士各拿一把电磁步枪,分别作战或联手作战更高,关键不仅仅在于枪法更加精准,还在于其他机甲战士很难面对骥荣欣月此时面对的局面。

    有几个机甲战士,敢像骥荣欣月这样一个人杀入敌阵之中?四面八方都是敌军机甲,自然可以随便射击,跟着队伍冲锋,能够同时面对的敌军机甲又能有多少呢?

    君不见,苏川云小队的三十位机甲战士,到现在还有人没能在今天的战斗中实现击破呢。

    瘸子的小队也一样。

    不是他们战斗力不行,完全是因为他们没得打啊,说打不着更准确一些。

    而且六位机甲战士被各个击破的风险,远超星月甲被击破的风险。

    同时驾驶冠军侯和星月甲的骥荣欣月,在‘控制’星月甲不停开枪并精准命中的同时,还能够控制冠军侯护佑在星月甲身侧,提供次星河级机甲战士的保护。

    如何能不让人惊叹?并认为这是跟骥星河一样的不科学打法。

    但有一些人注意到了其中的关键点,这爷孙俩,在使用电磁步枪并发挥出不可思议威能的时候,用的都是星月甲。

    “是那个人工智能生命,它在星月甲里。”

    有人语气确凿的说出了事实,眼神之中满是贪婪。

    “可之前骥星河做到了以气驭甲,我们认为存在的人工智能生命,很有可能并不存在。”

    “它一定存在,不然很多事情都没法解释,比如现在。”

    “骥荣欣月是亿中无一的天才,比骥星河更天才,而且比骥星河拥有更好的背景和成长条件,她或许真的可以做到。”

    “不,骥荣欣月做不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做到,武帝三世也做不到,一定是那个人工智能生命在操作星月甲。”

    “那我们怎么办?现在的话,不太合适吧。”

    “……”

    虽然这些人对星月有着势在必得的决心,但也知道今日一战的重要性,这个时候开始他们准备多时的计划,很有可能会导致全线战事的崩溃。

    而且可能性非常大。

    第二战区的战事失利,会导致六号基地被帝国攻陷。而被歼灭的独立团,以及可能会死的骥荣欣月,一定会让正在众神山战区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骥星河发疯。

    骥星河甚至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从战场上直接撤离,让那已经被确定数量的六百架侯爵甲不得不放弃追杀他,转而投入到其它战斗区域之中。

    众神山战区的四大独立团,没有一个能够挡得住。

    而这也意味着,之前好不容易奠定的优势荡然无存,就算是得到了那个人工智能生命,在对方肯定不会愿意配合,甚至是会想尽一切办法报复的情况下,怎么能够重新扭转局势呢?

    “但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而且,你们真的认为帝国猜不出来吗?一次,两次,三次,如果帝国真的这么愚蠢,它们早就被我们消灭了。我们再不动手,帝国就会动手的。”

    “帝国比我们更相信以气驭甲的能力,也更相信气能够带来的神奇力量,它们真的没理由猜得到。”

    “不用争论了,投票吧,我想动手。”

    “我不同意。”

    “我同意。”

    “……”

    同意和不同意的势均力敌,最后一张关键票,落在了还没有投票的李安邦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