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王冠在线阅读 - 第285章

第285章

    朱棣听得频频点头,“所以,做这一套,需要两万五千两白银?”

    黄昏点头,“其实是友情价了,陛下。”

    朱棣嗯了一声。

    倏然脸色一寒,冷冷的盯着黄昏,拍案而起,“罪犯黄昏,置国法于脑后,视大明律如无物,本已犯下刺驾之弥天大罪,朕有好生之德,又念其有功于社稷,乃囚于诏狱,望其自省其罪,待出狱后以毕生效于大明,功于社稷,利于万民,以赎其罪,然罪犯黄昏,蔑视天恩,枉顾律法,竟在南镇抚司镇抚使赛哈智的庇护下,越狱归家,被朕查获,实在寒凉朕之一片好心。”

    顿了一下,怒道:“罪不可恕,王顺,将之当场格杀!”

    杀意如织。

    锵!

    王顺拔剑上前。

    剑光照幽台。

    一瞬之间,空气凝滞,书房气温骤然下降。

    第232章 掌控君王

    王顺是宦官,只听皇命。

    他不管朱棣是真要杀黄昏还是假装要杀黄昏,既然陛下下了旨意,那就出剑,此刻不论私交,亦不论功过。

    但杀而已。

    所以,王顺的杀意是真实的,没有丝毫做作。

    黄昏也是个瞠目结舌。

    朱棣你妹。

    这个时候你拿这个东西来拿捏老子,关键是你有道理,老子还没法反驳,自己从诏狱回家,这是无可更改的事实。

    黄昏心里苦,但是不恐惧。

    鬼都知道朱棣的心思。

    没好气的叹了口气,“陛下,这就没意思了啊,实不相瞒,做这一套设备的成本确实很高,不过陛下乃是天之骄子,理应享受这世间独一无二的光明,微臣也不藏着掖着了,一套一万两,这已经是成本价了,实际上材料和人工费,都是微臣的亏损,不过没关系,只要陛下安好,则天下永乐。”

    朱棣抬起手,示意王顺别动。

    冷道:“朕是在意这点小钱的人,嗯?!”

    黄昏聪明啊,哪能不知道朱棣的意思,立即改口,“罪臣黄昏,为赎其罪,献上两套光明神器、稀世珍宝,愿陛下和娘娘永享光明。”

    朱棣这才微微颔首,“甚好。”

    黄昏确实聪慧。

    他越狱是事实,所以他只能降价,但自己作为君王,也不能没有气度,所以黄昏很快懂得起自己的意思。

    一万一套,可以接受。

    等黄昏奉上这两套神奇的光明神器,徐皇后自然会找个借口赏赐他。

    两万,不会少一两。

    这和两套五万两相比,已经是跳楼价。

    这就是心理差距。

    实际上……朱棣心里明镜着,黄昏肯定还是大赚特赚。

    但这个钱该他赚。

    毕竟听黄昏说,制作这个东西,需要雷劈等步骤,这是何等的凶险,而且怎么说呢……若是君王派人去做这事,很可能变味。

    被别有用心的人说是君王失德,天降雷罚。

    所以这事还只能黄昏去做。

    以私人的名义去制作。

    朱棣确实没有猜错,哪怕是一套一万两,黄昏依然是小赚,只是没有先前赚的那么多,毕竟最大的成本是制作磁铁,但上一次去雷州制作了十余块磁铁,暂时够用。

    摊下来,一套的成本才一两千白银。

    给朱棣的两套,按照心理价的五万来说,两万少了大半,但是,用这三万两白银,来换取和徐妙锦的新婚蜜月,黄昏觉得很划算。

    钱可以再赚,青春是无价的,要珍惜锦姐姐的青春。

    事实上,黄昏从一开始就没想过两套五万两。

    朱棣有钱。

    但不是冤大头。

    之所以说那么高的价格,就是为了有砍价还价的空间,商贾之术嘛。

    黄昏笑道:“那微臣明日就找工匠动工,争取在半月之内完成,不过届时,为了试验,微臣要经常来乾清宫,甚至也要去坤宁宫,毕竟瓷管路线需要提前规划,微臣才能让窑那边提前生产够量的产品。”

    话说,这里还有个赚钱门路。

    竹子做的灯芯很容易坏,三五天就要换,这个售后服务也是可以大赚特赚的。

    老子卖的不是产品,是售后!

    心头暗爽。

    朱棣点点头,起身,准备回大内,“你到时候要来乾清宫,直接通报狗儿就是,若是要去坤宁宫,最好带上妙锦,免得闲话。”

    外臣去后宫,当然得有理由,而且要天子恩准。

    朱棣近来有点忙,他没那么多心思去管黄昏,所以带上徐妙锦,借口就正大光明了,毕竟徐妙锦是徐皇后的妹妹嘛。

    谁也说不了闲话。

    一行人出书房。

    黄昏走在最后,拉了拉王顺的衣服,“老哥,你以后眼睛能不能放亮点,刚才陛下的意思你懂不起么,非要拔剑不可?今天倒还好,万一以后我妻子儿女在场,被你吓出问题来谁负责?”

    王顺笑而不语。

    朱棣在前,听在耳里,没好气的叱道:“他是你的臣子?”

    黄昏认怂,不敢吱声。

    狗儿对黄昏暗暗竖了个大拇指。

    走向大门时,朱棣随口问了黄昏一句,“你说,平叛福建,老大、老二和老三,哪个去比较好,或者是都去?”

    黄昏心头一颤。

    朱棣这随口一问可不是随口的,而是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