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问鼎十国在线阅读 - 第674章

第674章

    也从解说中了解了那段历史,知道了韩熙载那坎坷的宦途。

    因为遇上的都是李景、李从嘉这类人,韩熙载的真实能力是个问号,一直没有表现出来。

    但是他在契丹灭亡后晋时,奏请出兵,恢复大唐领土这一提议是江南能够夺取中原的胜负手。

    契丹耶律德光入主中原当皇帝弄得天怒人怨,给中原的叛军逼得逃回东北。

    这个阶段中原处于无主的状态,只要李景听了韩熙载之言,北上中原,能够轻易地就入主中原,传檄四方。

    能不能守住中原,这个不知道,但是这是南唐唯一能够夺取天下的机会。

    便在这时,殿外传来寇湘求见的消息。

    “见过陛下!”

    寇湘面容严峻,这在开封干了多年,已经有了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便如包青天一样,身上就给人一种公正严明的气势。

    罗幼度笑问:“结果如何?”

    寇湘一丝不苟地说道:“回陛下,思念故国是有,但心怀怨怼,不安谋判之心并无实据。”

    罗幼度颔首道:“那就这样吧,撤去御营司。人谁无情,思念故国,也是情理之事,朕非司马昭那小人,心胸狭隘。朕即接受李景归顺,便有容他胸怀。告诉李从嘉,人得向前看,怀念过往,不如展望未来。朕相信朕所治的天下,远胜江南!”

    言外之意,自然是多吹吹他这个中原天子。

    第八十八章 矫情的江南诸臣

    解除危机的李景、李从嘉第一件事就是申请进宫,表示感谢。

    这就是万恶封建社会强权体现。

    怀疑软禁的是你,解封之后,你不但不能生气,还得乖乖的上门感谢。

    罗幼度花了一点时间接见了父子两人。

    “罪臣懵懂无知,陛下宽宏大量,我父子二人特来谢恩。”

    李景唯唯诺诺的,脸色有些不健康的惨白。他本就给酒色掏空身子,加上多愁善感的性格,对上此前与现在两极分化的生活,本就心神憔悴。这突如其来的事件,让这位前江南国主更加明白现今处境,便如惊弓之鸟一样。

    李从嘉与罗幼度有过一些往来,相对好一些。但他性格上还是有些怯懦,之前还有一个江南给他撑腰,多多少少,说话有些硬气。

    现在地位的不对等,免不了透着些许敬畏。

    罗幼度见李景精神不济,让内侍去请太医给李景诊治。

    然后跟李从嘉说着一些鼓励的话。

    罗幼度对李从嘉还是很看好期待的。

    李从嘉在词坛中的地位奇高,属于开宗立派级别。

    诗词诗词,古语云:词不如诗。

    但实际上诗词在发展上的道路是一样的。

    诗的巅峰在于盛唐,但盛唐之前,经历过漫长的低谷,黑暗时期,就是南朝的宫体诗。

    或许在大多人眼中诗应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者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再不然也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但其实在初唐四杰以前的诗句多是词藻靡丽的艳情诗,也就是以妖娆做作,词藻靡丽为主,充满了胭脂气息,靡靡之音的宫体诗。

    代表作就是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这些人自娱自乐用的,千篇一律,肉麻要命。

    是初唐四杰改变了这一风貌,陈子昂、刘希夷、张若虚延续了精神,这才有了李白、杜甫、王维、高适、王昌龄、岑参这一些盛唐诗人地绽放。

    词也一样……

    大多的词都流行于宫廷青楼,以风月脂粉为主,说是花间派,却也逃脱不了伶工之词,十之八九歌咏妓情,涂饰金粉。

    到了李从嘉这里有了改变。

    最初的李从嘉也免不了俗,写的多是顺应时势带着小家子气的婉约,但随着国破家亡,李从嘉写他的自身经历和生活实感,国破家亡之慨,冲破了词的原有藩篱,扩大了词的境界,在内容风格上,超越了前辈温庭筠和冯延巳,开辟了词坛先河,把词引入了歌咏人生的正常途径,循此以往,词才与诗殊途同归。

    这一世李从嘉的处境变了,他为了躲避李弘冀逃到了中原,感受到了中原的壮丽,他的词已经有了变化。

    这一变故,比历史上来得更早。

    他在中原待的时间不长,还在诗词上将中原的士人按在地上来回摩擦。

    但身为皇帝,罗幼度明显能察觉到受了他的刺激,中原士林的文风有了明显的进步。

    罗幼度自是希望李从嘉能够延续下去,引领一股风潮。

    一个国家的强盛,需要武力,但也需要文字的力量。

    诗词就是文字的力量。

    罗幼度很注重武备,但在文事上也采用了相同的态度,一直都努力提高百姓的识字率,提高文武官员的文化水平。

    五代重武,导致了天下弥乱,宋朝重文,四方可欺。

    文武并举,相互制衡,才是王道,强国之本。

    而且想要开疆扩土,武力征服,文化攻心,缺一不可。

    中原的整体文化水平低于江南,此番拿下江南之后,正好可以弥补一下不足。

    李从嘉是其一,韩熙载、徐铉、徐锴这江南二徐亦是其一。

    至于李从嘉的身份,罗幼度完全不在意。

    这比诗词文章,罗幼度除非当个文抄公,不然真没资格与李从嘉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