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问鼎十国在线阅读 - 第485章

第485章

    这李景早就降为江南国主了,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江南上下官员还是称李景为陛下,称呼都没改变。

    不过书面文章,还是很老实地不敢僭越,怕挨打。

    李从嘉惊恐地摇着头道:“孩儿醉心山水,从无此念。”

    李景见状长叹:“去见见世面也好……”

    李从嘉喜出望外,大有逃出魔爪的感觉。

    ……

    汴京。

    罗幼度好笑的看着殿下吵得面红耳赤的文臣武将,怡然自得地看着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寸步不让。

    一切的起因便在于年号。

    因有始有终,罗幼度登基的这几个月里,一直都在用郭荣的显德年号。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也该使用新的年号的。

    这日朝会,太史令提出了新年年号的问题。

    关于这年号,早有不少文官私底下做了功课。

    这一提起,立刻就有不少人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什么贞文、天德、大德、至文、弘文、正文,甚至建文、正德都出来了,反正不是文就是德。

    现在在庙堂上的文臣,莫不将罗幼度视为当世贤君圣主。

    唯有以文、德这种字迹为年号,方才能够彰显其价值意义。

    文臣你一言,我一语的,商讨得不亦乐乎。

    这一下可将武将们激怒了。

    凭什么都是文德,就不能来个武字?

    这登基不过一个月,覆灭北汉,这等功绩,理当以武为年号。

    文臣武将就为了这小事,吵得不可开交。

    这个时代的武将大多都是拼杀出来的,文化水平极其一般。

    但他们会抄作业,文臣说建文,他们就说建武。

    文臣说弘文,武将就说弘武,反正就改一个字,针锋相对。

    罗幼度看了一会儿热闹,最后拍板钉钉,以崇武为年号。

    他没有什么讲究,只是选择了站在武将这边。

    当皇帝得一碗水端平。

    这攻灭北汉一战,后勤物资是朝廷超负荷运转换来的。

    已经伤及国本,未来一段时间,无仗可打。

    罗幼度的重心放在文教之上,暂时跟武将没有什么关系。

    顺着他们一些,捋一捋毛发,安抚安抚。

    果然,罗幼度选择了崇武为年号,一群单细胞的家伙登时沾沾自喜,对着对面的文臣挤眉弄眼,好似打了大胜战一样。

    罗幼度制止了武将们的胡闹,说道:“好了,关于年号之议,到此为止。接下来谈正事……”

    他悲天悯人的长叹了口气道:“朕深感这数十年来,战乱动荡,百姓困苦。朕欲行教化于天下,拟定了一套儿童义务教育法,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他已经得到了四方的反馈,不再藏着掖着,将自己的抓儿童教育的想法说了出来,文武官员一起讨论。

    儿童教育是这个时代,唯一可以推行的教育方式。

    任何改革超出时代的限制,那就是好高骛远。

    古代最吃劳动力,一旦步入少年时期,寻常百姓就没有多余的时间读书。

    干活,生存,才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在没有达到一定生活标准之前,强行让他们读书,就如何不食肉糜一样可笑。

    罗幼度脑中有一万种想法,但他必须一步一步地来,以避免步子迈得太大,扯着蛋。

    故而罗幼度会尽可能地听取这个时代人的意见建议,将自己先进的发展思想与这个时代相互融合,以适应这个时代的制度,颁布下去,而不是一意孤行,想什么是什么。

    他已经让人抄录了十多份,分发给殿下文武。

    这是小朝会,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罗幼度直接说道:“诸位可相互商议。”

    文臣武将也渐渐习惯罗幼度的理事方法,开始聚在一处,轻声细说。

    文臣自然是围绕制度讨论的。

    武将理所当然地说着足球这项新奇的运动。

    石守信道:“这是蹴鞠跟马球的综合游戏?”

    韩令坤道:“有几分相似,规则要复杂得多?我们下朝后试试?”

    “看着挺有意思,可以在军中推广,免得他们过于懒散……”

    潘美第一时间想到了在军中推广。

    几个手握千军万马的大将,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经过一番商谈。

    不出罗幼度所料,王溥作为代表,先一步说道:“陛下所思面面俱到,臣一时半刻也看不出有何纰漏。可以选择几处地方尝试推广,以观后效。”

    没有制度是完美的,尤其是新创的制度,仅凭纸上谈兵只能察觉大的纰漏,细节还得看实践。

    罗幼度道:“那就在京畿与洛阳附近先行推广。”

    王溥道:“臣对此无异议,只是这儿童所学科目是否过于繁杂?”

    罗幼度眯眼笑道:“王相公何出此言?”

    王溥道:“这儿童启蒙,当以千字文、论语为上,学习读写处事之法。然陛下所设立小学科目,又是术数,又是体育……臣怕少儿接受不得。”

    罗幼度道:“孩子嘛,时间有的是,就得多学,多练。孔孟之道,重在德行,而术数溶于生活,用于生活。朕觉得,很有必要。至于体育,也是源于君子六艺。少儿年纪小,锻炼筋骨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六艺中的御、射……终究是孩子,跟他们说大道理未必都听得进去,不如实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