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银狐在线阅读 - 第二十八章 天才总是孤独的

第二十八章 天才总是孤独的

    在诸葛玄的安排下,黄门亭乡老暂时住在了城东。

    江东和荆州之间的船运贸易极为频繁,历史上很多人会通过船只来往两地,两地进行战争,也多是在长江水战。

    不过黄门亭毕竟有一千多人,而且物资非常多,短时间内想凑齐那么多船只也不容易。

    何况诸葛玄也才刚刚当上豫章太守,还没有完全掌握整个郡府权力。

    所以按照他的意思是,由他从中帮忙介绍,寻找一个要运送货物去荆州的大商贾,由黄门亭出船资,委托商人把他们送过去。

    于是接下来一段日子,邓洪和沈晨就会时常往太守府跑,邓洪要去见那些商贾,谈谈价格,聊聊合作的意向。

    沈晨则是去了后院,这也是他第二次见到诸葛亮,当时诸葛亮正在后院廊下看书,临近九月深秋,秋风徐来,他穿着宽大的长袍,十三岁,丰神俊美,宛若谪仙。

    带沈晨去的那位仆从向诸葛亮介绍道:“少郎,这位是府君朋友家的小郎君,府君说看你们年岁相当,希望你们能引以为友,多一个玩伴。”

    诸葛亮眉头微皱,但还是站起来对沈晨认认真真行礼道:“我是诸葛亮。”

    “沈晨。”

    沈晨也回礼道:“诸葛兄长,我们见过。”

    “哦?”

    见礼过后,诸葛亮诧异道:“见过吗?”

    “那日在尼丘山,还记得吗?”

    沈晨笑道。

    “尼丘山?”

    诸葛亮想了想,瞳孔微微放大:“记起来了,当时你骑在马背上。”

    “是的。”

    “真巧,坐下来吧。”

    “谢诸葛兄长。”

    沈晨便走了过去,与诸葛亮一同跪坐在同一张席上。

    诸葛亮其实不太喜欢亲戚家的小孩,他为人早熟,跟那些幼稚的孩子们玩不到一起去。

    但沈晨至少从表现来看,彬彬有礼,不像是调皮捣蛋的熊孩子。

    二人坐下之后,沈晨注意到诸葛亮手中的竹简中刻了一句话,叫“箕子之明夷利贞”,这是《周易》。

    “兄长在看周易?”

    “嗯。”

    诸葛亮点点头,将手中的竹简放下道:“有很多地方都不明白。”

    沈晨纳闷道:“箕子之明夷利贞,不是各家都已经明确注释了吗?除了赵宾的学说以外,都认为这是藏拙的智慧。”

    “不是这句,是这句“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我在想这句话应该分为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还是应该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亦或者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诸葛亮指着竹简上的另外一句话说道。

    沈晨看过《周易》,《周易》是《易经》的一部分,《易经》在汉朝版本当中有十多万字,因为当时的《连山易》和《归藏易》还未失传,所以是非常重要的儒家经典。

    但完全版的《易经》内容太多,不易于携带,而《周易》则只有五千個字,字数非常少,大概三卷竹简就能写完。

    因此邓氏当年逃离南阳的时候,带的都是字数比较少的典籍。

    像《礼记》《左传》那种动则九万十八万的书,用竹简写的话得几十上百卷,还不算上很多都是有注释的经书,用马车载实在是不方便,只能放弃。

    目前沈晨看过的书籍不多,只有《周易》《论语》《孝经》以及少部分《尚书》《礼记》等,其中不仅没有大儒注释,还都以残破的居多。

    不过经受了后世信息时代的洗礼冲击,沈晨对于这些书籍的领悟和研究也有更深层次的想法,往往能够迅速找到其中的要点总结。

    他看着诸葛亮指着这段话,笑了笑道:“我不知道兄长是怎么看,但我觉得应该是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哦?”

    诸葛亮问道:“为何做此解?”

    沈晨摇摇头道:“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易经》本质上是一本前人总结万事万物规律的书籍,一段话应该怎么解释,其实不该看前人怎么想,而应该看自己怎么想。”

    “自己怎么想?”

    “不错,兄长先看第一句,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该做何解?”

    “不应悔恨,没有得失,不要顾虑,往吉祥处而无不利也。”

    “算卦时若这样做释,不就是在鼓励吗?可如果换成了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呢?”

    “悔恨自己的得失,忧虑前方的不吉,不利。”

    “你看,一句话的不同理解,造成的就是方向上的差异。有些人见鱼,想到的是鲜美的鱼肉,而庄子见鱼,却知鱼之乐,这不就是看待事物的不同吗?”

    “好像是这个道理,不过我还是没太明白,能详说吗?”

    “譬如一个人要出远门先算一卦,得到了这个卦象,那么其实该不该出门,还要看他自己的意愿。如果他出门是为了去见心爱的人,看到的解释就应该是不要顾虑得失忧愁,勇敢地出去,无往不利。如果他是被诸侯强行征召去打仗,不想出门,那么他看到的便是不利,这就是卦象的解释。”

    “吉凶最终看的是自己的意愿吗?”

    诸葛亮低下头,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三个多月前路过徐州时看到的惨象。

    如果某一天自己长大之后,有人希望他能够出仕相助,去对抗那个屠杀了整个下邳的屠夫,自己算出这一卦,看到的是吉还是凶呢?

    不用想,肯定是大凶吧。

    毕竟那个人已经比人屠白起还要凶残,白起只是坑杀了四十万降卒,而那个人却连老幼百姓都不放过,人性已经泯灭到了极致。

    自己......

    若真有一天出现这样的情况,自己又是否有勇气,不去悔恨,不去计较得失,勇敢地向前呢?

    沈晨轻声道:“是啊,《周易》告诉我们的是人要顺天而为,但有的时候,即便是明知不可为,也要去违之,或许是对抗了天意。但正如我做的断句一样“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只有不后悔,不去计较得失,才能一往无前。哪怕是死,也没有遗憾。”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年幼的诸葛亮细细品读着这句话,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就好像夏天的甘露,冬天的暖炉一样令人舒坦。

    他微笑了起来,认真向沈晨拱手一礼道:“贤弟的话,令我茅塞顿开啊。或许这世界本就存在了太多不合理的事情,可因为敌人的强大而令世人畏惧,这才需要勇敢的人去逆天而行吧。”

    “我相信兄长是一位有大仁大勇大智慧的人。”

    沈晨也笑了起来:“我在家乡有神童之称,看书时总有自己的感悟,可跟旁人说,旁人都觉得听不懂,唯有跟兄长在一起,令人自在。”

    二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两个人都是孩子,可心智已经跟成年人无异,有的时候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知道彼此想要什么,这不仅仅是默契,也是因为两个人都有一种感觉——在这个孤独的年纪,找到了另外一位能够交心的朋友。

    天才都是孤独的,因为常人难以理解。就好像沈晨在家乡的时候,很多话,很多含义,家乡的父老都不明白。

    后世人可能不太理解为什么。

    但我们要知道,后世的人出生在一个信息极为发达的世界里。

    一本《左传》十九万字,网上随便一搜,翻译、注释、讲解应有尽有,通俗明了,简单易懂,最多就是费费手指头。

    而在汉朝呢?

    黄门亭乡民一千多人,识字率可能不超过百分之一。

    他们不知道天为什么会下雨,不知道太阳和月亮为什么东升西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长在何处,对大汉的地理位置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很多人以为,他们生存的地方,以及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大汉十三州,就是眼中的整个世界。

    即便是那些门阀世家,拥有的知识也不过是《左传》《春秋》一类的史书,以及《论语》《孟子》一类为人处世的哲学。

    论起知识的储备以及解读的方式,汉代的人跟后世的人完全没有可比性。

    更重要的是当时获取知识的方式实在是过于艰难。

    竹简不易保存,书籍很容易丢失,没有拼音字母,没有标点符合,没有注释阐述,即便是有竹简书籍,想要学习,没有老师的教导和前人的帮助,几乎不可能实现。

    而且哪怕是有书读,有老师教,有的时候书籍当中的一句话因为断句不同,含义也与原来的解释变成两个意思。

    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代典籍,当时的儒生都只能通过逐字的摸索含义,以此进行自我断句和自我理解,然后注释成自家之言,渐成流派。

    一旦某句话两个人理解不同,就有可能引来学术争端。

    就好像后世大家解读《红楼梦》一样,无数红学家们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大家在网上争论不休,吵个不停,最终谁也说服不了谁是一个道理。

    于是从西汉开始,儒生们就纷纷给那些儒家经典做注释写传体。顺势就诞生了诸如《欧阳尚书》《伏生尚书》《施氏易》《孟氏易》《费氏易》《毛诗》《鲁诗》《齐诗》等等一百多家学派。

    甚至包括《左传》《谷梁传》《公羊传》其实都是给《春秋》这本书做传体注释,也就是阐述《春秋》这本书里写的内容含义。

    可以说后世的任何一个高中生,你只要懂高中数学,回到汉朝,就是鼎鼎大名的汉代数术家!

    如果你运气好,穿越的时候带一个笔记本电脑,里面有所有儒家经典的翻译、注释、讲解,那么恭喜伱,你就是比当世大儒郑玄还要厉害的经学家,只要你有名气传出去,整个汉代的儒生都得找你拜师学艺。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普通百姓和沈晨之间是有巨大的代沟的。他们得到的知识太少,对于沈晨这样的穿越者来说,一句话的内容含义,有时候根本不能理解,因此就变得非常无趣。

    而现在诸葛亮的出现,就给沈晨带来了很大的趣味性,因为他能够理解沈晨说的话的意思,即便是一开始不懂,稍微点一下,也就明悟了。

    一个天才会孤独,世人会不理解。但两个天才在一起,那才叫有意思。

    不是吗?

    wap.

    /93/93590/20634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