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都市小说 - 美利坚财富之路在线阅读 - 第236章:警惕美术落榜生

第236章:警惕美术落榜生

    在曼哈顿买一栋,或者建设一栋自己的办公大楼。

    这件事亚伯早就已经想过。

    只不过后来他在这方面的注意力,被哈德逊湾城市广场给牵扯过去。

    然而哈德逊湾城市广场,牵扯的方方面面又太多了。

    短时间内不可能上马。

    也就是说亚伯自己想建设的超级总部大厦,短期内也不可能出现。

    亚伯每次来扩招后的史密斯资本,又觉得公司里有点挤。

    想来想去,他觉得在哈德逊湾城市广场上马之前。

    也必须先给自己的公司,找一个足够宽敞的办公地点才行。

    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先在曼哈顿或者纽约,买一栋足够高足够大的大厦。

    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把史密斯资本给安置进去。

    也可以把总部同样在纽约的伊丽莎白后花园、ab史密斯娱乐、ab史密斯报纸、amc电视台、飞机游艇租赁等等公司的总部,给安置进去。

    话说回来,亚伯名下在纽约的公司,数量现在可真的是一点儿也不少。

    另外那些在洛杉矶,在其他地方的公司,它们也需要在纽约这边增设分公司。

    要是再加上这一部分,那仅仅是亚伯自己名下的公司,在纽约就有十几家。

    一栋史密斯大楼,只能勉强塞一个史密斯资本。

    更不用说其他的公司了。

    亚伯已经不打算,继续等哈德逊湾城市广场了。

    他又没兴趣去重新建一个新的大厦。

    最后想来想去。

    亚伯觉得直接买一栋现成的摩天大厦,会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

    反正只要不去买双子,或者双子旁边的其他大厦就可以了。

    在那一天来临之前,其他地方应该是安全的。

    人家去撞双子,也不是瞎撞的。

    谁叫在那之前,双子两兄弟分别是美国第一高和第二高的大厦呢。

    这种地标性建筑物,又在曼哈顿下城,不撞它们都有点说不过去了。

    “.买一栋大厦嘛。”

    亚伯的办公室休息区里,咖啡大师大卫·梅隆把咖啡放下。

    “确实有这个必要了。”大卫·梅隆是站在史密斯资本的角度来看的。

    在大卫看来,人数不到六百人的史密斯资本,还需要继续扩张。

    不说做到像高盛那样,有两万多名副总裁,全公司巅峰人数一度超过三万人。

    起码也要做到像美林、雷曼兄弟这些华尔街巨头一样,有个五六千人的员工。

    五六千人的员工,原本足够的史密斯大楼,是不可能再塞得下的。

    即使再拥挤一点,史密斯大楼顶多也只能供上千人左右工作。

    这还是在有可能影响办工效率的情况下。

    要想让史密斯资本,后续有可以扩张的办公地点。

    那在曼哈顿或者纽约,拥有一顿自己的大厦,已经是一个硬性需求了。

    亚伯把手上伊卡娜老爹,送给他的《曼哈顿物业大全》放下来。

    他对大卫·梅隆说:“我想把伍尔沃斯大厦买下来。”

    伍尔沃斯大厦,就是史密斯资本先前的总部所在地。

    这是一栋历史悠久的大厦,曾经当过十六年的世界第一高楼。

    由伍尔沃斯这位前前前前美国零售业大王建造。

    更关键的是,亚伯如今持有这栋大厦20%左右的股权。

    这部分股份,当时花了亚伯差不多3亿美元。

    而且这栋大厦的大部分股份,都在那些华尔街投行巨头手中。

    股份的比例是12%美林证券所有,

    28%是高盛公司所有,

    30%为富国银行所有,

    10%左右是小股东所有的。

    剩下的最后的20%在亚伯自己手上。

    相比于其他大厦,把伍尔沃斯大厦置入囊下,难度不会太高。

    对那些投行,以亚伯现在与他们的关系,基本只要给钱就好。

    那10%左右的小股东股份,大势所趋之下不卖也得卖。

    就是从去年开始,全美国的房地产都在疯狂上涨中。

    去年的时候,价值大约在十五亿美元左右的伍尔沃斯大厦。

    今年没有十六亿美元左右,估计是没办法拿下它了。

    “伍尔沃斯大厦嘛?”大卫·梅隆想了想,说:

    “虽然老了一点,但面积确实足够了。而且也有足够的历史和标志性。”

    伍尔沃斯大厦,总共有57层高。

    一开始建造人弗兰克·w·伍尔沃斯,只打算建42层高。

    后来他发现再高一点,就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厦。

    为了当这个世界第一,他临时让设计师增加了一些高度。

    原本42层的大厦,就变成了57层。

    弗兰克·w·伍尔沃斯又出了名的会节省会计算。

    多出来的15层楼,它们要比原来的42层小得多。

    它们是在42层的基础上,又延伸出来大概三分之一左右面积。

    这让落成之后的伍尔沃斯大厦,在正面看来非常漂亮,是标准的新哥特式塔楼。

    但是在背面和侧面看,它好像一个熨斗一样。

    正面高出一大截,后面全平。正面就好像熨斗的握把,后面是矮平的熨斗一样。

    “那就确定是伍尔沃斯吧。”亚伯干脆地道:

    “待会儿我就让艾伦·贝克去联系这些股东,争取在10月份之前搬进去。”

    并不是说把伍尔沃斯大厦买下来,就能够直接住进去的。

    伍尔沃斯作为曼哈顿知名大厦之一,位置又在巴克莱街和百老汇街这种核心位置。

    在这上面租赁的公司很多,还有很多都是知名企业。

    这些公司的租约,最少都是几年的,有的可能有十几年。

    想把这些公司清租出去,需要一定的违约成本,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另外把亚伯名下的公司,包括史密斯资本等在内,迁进来伍尔沃斯大厦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大厦内部,可能也要进行一定的改装和装修。

    这些时间加起来,预计要半年左右。

    等半年过去以后,纽约也安全了。

    等那件事情发生以后,再把公司全都搬过来。

    这样一来,在当时人心惶惶的美国和曼哈顿。

    还能够混一个“坚定曼哈顿支持者”之类的成就。

    毕竟在那之后,是真的有很多跨国巨头、金融公司被吓到了,想要撤离曼哈顿来着。

    也就是后面美国和纽约当局,下了大力气保证不会再发生这种事。

    才让曼哈顿不至于一夜之间,因为恐慌而变成鬼城。

    话说回来,亚伯记得好像在那件事以后。

    曼哈顿,甚至整个纽约市区的房价,曾经连续跌了好几个月。

    等到第二年,美国人看到了白房子的决心以后,才重新建立了对曼哈顿和纽约市区的信心。

    想到这里,亚伯觉得到时候可以让新起点房产,在那件事过后来曼哈顿大扫货。

    亚伯打算以他自己的名义,直接购买伍尔沃斯大厦。

    这样虽然每年要交一定的地税,但是可以一次性花掉十六亿美元。

    这么大笔的利润,就会被变成投资。在做新的报税表的时候,会比较容易一点。

    两人一边喝着各自喜欢的咖啡,又一边聊了聊史密斯资本的事情。

    史密斯资本在没有亚伯发起大行动的情况下。

    它对市面上投资者们的吸引力,其实不是很强。

    因为投资者们,本来奔着史密斯资本来,就是因为亚伯可以为他们提供高额利润的。

    没有这一层关系在的话,史密斯资本和其他华尔街巨头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反而因为品牌、渠道、交易点等因素,属于巨大的劣势之中。

    高盛那两万多名的副总裁,他们又不是全都待在纽约。

    他们之中的一大部分,全部散播在全美国甚至全世界。

    简单的说,就是这些老牌巨头有大量的分公司。

    这些分公司吸纳了巨多的客户。

    这一点史密斯资本可没有。

    它目前能够吸引到的,也就只有纽约附近的投资者。

    还有一些慕亚伯的名而来的大富豪。

    这也就让史密斯资本,除了由亚伯来当基金经理的那几个私募以外。

    其他的金融产品、投资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严重不足。

    对这种情况,大卫·梅隆也没什么好办法。

    只能一步一步来,在纽约站稳脚跟以后。

    后续在其他城市,再陆陆续续增加营业点和分公司。

    想了想,亚伯提出一个建议:

    “或许我们可以增加一个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大卫·梅隆道:

    “额头儿,我们的金融产品中,本来就有货币基金的存在啊。”

    说到货币基金,天朝的兔子们大概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余额宝”。

    但其实货币基金不是老马首创。

    它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

    上世纪的70年代初到80年代。

    美国处在经济衰退而通胀较高的“滞涨”环境中。

    那时候是苏强美弱、苏攻美守的年代。

    身强体壮的红熊,把欧美世界吓得瑟瑟发抖。

    当时美国国内,连《华尔街日报》这种资本家的报纸,都在“定、体、问”,都在“美国请等等你的人m”,都在怀疑路线错误了。

    迫于经济问题,当时的美联储对银行存款利率进行管制。

    这就让居民存款利率,甚至低于通货膨胀率,存款一直处于贬值状态。

    当时美国的通货膨胀,最严重时一度高达20%以上

    那时候银行为了吸引资金,推出利率高于通胀率的大额定期存单。

    然而这种定期存单起始金额较大,往往是以十万或百万美元为最低投资单位。

    在那个时期,只有少数机构投资者,或者富豪们,才有足够的现金去做这样的投资。

    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当时可以参与的金融投资品,只有利息低得可怜的银行储蓄帐户、股票和债券。

    在时世艰难时,人们很自然地寻找安全性好、流动性强的资产。

    但很多金融资产要么风险太大、缺乏流动性、要么收益太低,总之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金融需求。

    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大养老基金“教师年金保险公司”现金管理部的主管兼信用分析师鲁斯·班特。

    他在对金融服务业作了周详的调查之后,产生了一个天才的想法。

    他在1970年创立了一个命名为“储蓄基金公司”的共同基金,并于1971年获得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认可,对公众销售金融产品。

    1972年10月,储蓄基金公司,购买了30万美元的高利率定期储蓄。

    同时以1000美元为投资单位出售给小额投资者。

    就这样,小额投资者享有了大企业才能获得的投资回报率,同时拥有了更高的现金流动性,历史上第一个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诞生了。

    在那之后类似的货币基金层出不穷,在2001年的现在都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就连史密斯资本自己,由大卫·梅隆和公司高管们开发出来的众多金融产品,也有一个货币基金。

    好在大卫也适应了自己的这个老板。

    大卫知道,亚伯在风险极高的交易里如神如圣。

    但是亚伯在普通的金融领域里的知识,实在很一般,可能连很多大学里的金融专业学生还要差

    因此大卫对亚伯的这个提议,倒也没觉得差劲。

    “不不不不.”

    亚伯摇了摇头,“我指的这个货币基金,和传统的货币基金不一样。”

    想了想,亚伯又补充道:“确切的说,我说的这个货币基金,它的名字应该是“虚拟货币基金”。”

    “虚拟货币基金?”大卫·梅隆听了有些不解。

    货币基金就是货币基金,也可以虚拟的嘛?

    大卫不知道,后世还会出现一种东西叫虚拟币。

    把全球一众韭菜割得欲仙欲死。

    “散户、家庭小微投资者这些微型投资者,他们一般是在什么渠道,投资股票、基金?”亚伯问道。

    “去银行,或者当地的证券公司开户。再通过他们的证券经理,执行他们的投资要求。”大卫·梅隆说。

    这差不多也是两百年来,全美国或者全世界的投资者们购买股票、基金的方式。

    “那他们用什么方式来联系他们的投资经理呢?”亚伯循循善诱。

    大卫·梅隆想了想:

    “一般是打电话,以前还有传真、电报。或者直接自己去证券公司找投资经理。不过现在多了个互联网,有的证券公司已经尝试在互联网上和客户接触。”

    “没有错。”亚伯放下咖啡,在桌子上敲了敲,“就是这个,互联网!”

    “我指的虚拟型货币基金,就是需要用到互联网的一种新的货币基金交易方式。”

    亚伯说道:

    “据我所知,早在1995年,纽交所开始出现股票的网上交易。但大规模普及要到1998年,也就是三年前。”

    “真正的互联网开户还没有出现。客户们开户,一样需要到证券公司或者银行里去。然后再由证券公司或者银行,提供一个端口才能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

    “但是严格来说,到目前为止。这种交易其实也就是把电话通知投资经理,变成了用网络通知投资经理而已。”

    “那么我觉得,史密斯资本完全可以把货币基金等允许小额投资的金融产品,全部搬到互联网上去。以后连开户和交易,也都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

    “史密斯资本要做的,仅仅只是维护好我们的网络。在那些节点大城市,增设一些分公司。”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不用像高盛它们那样,开设大量的营业点。我们可以想办法做到,让我们的客户尽量来自互联网。”

    具体应该怎么做,亚伯其实也不清楚。

    但他重生前买过余额宝、余利宝之类的东西啊。

    也在某些劵商软件上买过股票基金。

    亚伯就把余额宝之类的互联网券商的要点,挑自己能说明白的,告诉大卫·梅隆。

    渐渐的,大卫·梅隆听明白了亚伯的意思。

    “哦头儿你的意思,是直接在互联网上销售货币基金这些小额金融产品?”

    大卫·梅隆说:“直接在网络上给他们开户?直接在互联网交易?”

    亚伯点了点头,“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但是具体的操作,还有可行性等,需要你们自己去衡量一下,看能不能这么做。”

    说白了亚伯说的这一套,就是互联网券商的雏形。

    事实上这个时候,华尔街里已经有人在摸索这种模式。

    摸索这种模式的那家公司的创始人,亚伯还见过。

    就是上次在莫根索家的酒会里,罗伯特介绍给亚伯认识的托马斯·彼得菲的盈透证券。

    盈透证券一开始做的就是交易工具,连纽交所里的电脑和系统都是盈透证券帮忙配置的。

    盈透证券是美国金融市场计算机化,互联网化的先锋。

    就连1995年实现的股票网络交易,也是盈透证券最先开始的。

    只不过时代的局限性摆在那里,即使有着不一样眼光的盈透证券。

    这时候也还没开始完全互联网券商化,托马斯·彼得菲还在摸索当中。

    从2022年过来的亚伯,就直接的多了。

    人家盈透证券的托马斯·彼得菲,还在摸索互联网券商1.0。

    也就是建立在电脑互联网上面的基础版本。

    亚伯提出的这个做法,都已经是互联网券商的2.0。

    也就是建立在移动互联网,建立在智能手机基础上的完全版。

    以现在的技术条件和互联网条件,2.0版当然不可能实现。

    但很多2.0版的交易理念,都是在互联网券商1.0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

    只要稍微改掉那些不适合当前互联网,只适合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那亚伯提出来的这套东西,在这个时间段完全有可行性。

    要知道这时候全美国才2.85亿人口。

    但互联网网民用户人数已经有1.1亿(另一个数据是九千万)。

    假设这近亿网民里,有一百万人有投资意愿。

    这一百万有投资意愿的人里,有十万个选择了史密斯资本。

    那对史密斯资本来说,也是一个庞大的客户群。

    本来就很聪明,也是华尔街天才的大卫·梅隆一点就透。

    听完了老板的想法以后,大卫·梅隆越想越兴奋。

    “头儿.”大卫忍不住望向亚伯:“还好伱大学读的是美术。要是你大学读的是金融或者商业的话。我觉得我都要失业了。”

    亚伯听得懂大卫的意思,这是在拐弯抹角的拍马屁呢。

    好在亚伯也知道,这并不是自己有多聪明。

    只不过是自己把多积累了十几二十年的东西,提前十多年说出来而已。

    这是站在时代巨人的肩膀上,并不是自己有多聪明。

    因此他就只是矜持的对大卫笑着说:

    “嗯,谁叫我更感兴趣的其实是美术呢?要是我当时落榜了的话,可能就会去学金融什么的了。”

    大卫·梅隆吐槽:

    “那幸好头儿你没有落榜。要知道奥地利美术学院的落榜生,可是发起了世界大战呢。”

    “要是老板你落榜了的话。或许就是莱斯大学的美术落榜,引起华尔街的世界大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