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给大孙上四万铁骑
朱英闻言,微微沉吟。 在朱元璋的三道谕旨中,都是为了防止瘟疫扩散,其中将粮食输送,也并非是救治瘟疫。 并非是对三十座县城的百姓熟视无睹,而是在面对瘟疫,尤其是鼠疫,现如今根本无有效手段。 简简单单一句话,听天由命罢了。 生命在此刻,真就是脆弱不堪。 “爷爷,孙儿在曾经跟欧罗巴的商人聊起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便是在欧罗巴那边。” “如此巨大规模的瘟疫,骑兵却几乎没有什么损伤,九成都活了下来。” “因此孙儿猜测,可能跟马匹有关,前去救治的大夫,人人骑马,或许能减少被感染的几率。” 朱英开口说道。 这个事情,并没有经过证实,看似荒唐,实则也符合一物降一物的自然规律。 欧洲骑兵没事,明末的满清也没染上。 李自成的军队,可是有不少被俘虏满清的军营里,按理说满清也得感染上,然而并没有。 听到大孙的话,朱元璋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认真的看了朱英一眼。 其实在朱元璋的心里,并不是很想派人去救治。 所要做的,就是等瘟疫过去,侥幸活下来的,就活下来了。 在这等天灾面前,派多少大夫过去,几乎都相当于送死的局面。 朱元璋没想到,大孙直接无视了这块,转而提起救治的事情。 心中计较一番过后,朱元璋这才说道:“派人去也可以,不过人数不能太多,可以先试试大孙的法子,看看效果如何。” “若是真有效果,那便再加派人手。” 朱英闻言,知道这已经是极限了。 群臣也是点头,觉得这般行事不错。 在这等大瘟疫面前,很多事情不是说一腔热血就能办成的。 然而下一刻,朱英语出惊人。 “爷爷,有关于这次瘟疫的事情,孙儿想要前往。” 话音刚落,朱元璋赫然起身,喝道:“什么!” 群臣颤抖,简单一句话,陛下就已经开始勃然大怒。 “爷爷息怒,孙儿此言并非无的放矢,孙儿自然不会进去瘟疫区域,所要做的,便是稍微离得近一点,方便指挥安排。” “三十城内,百姓已逾百万之数,且还是河南,自古以来中原地区。” “孙儿前往,一方面能代表朝廷对此次瘟疫的重视,有利于安稳民心,另一方面,孙儿对于防治这块,也有一些想法,想要尝试。” 朱英说道,语气平和。 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当然不可能孤身冒险,只是京师南京距离河南太过于遥远,一来一去信息传播速度过于缓慢。 好歹朱英在前世的时候,正是经历波及全球范围内的超大规模瘟疫。 在面对瘟疫,或者处理瘟疫上,算是亲身体会过的。 抄作业嘛。 前世的神州都已经有了榜样,基本上照抄就行了。 鼠疫也没前世那么长的潜伏期,基本上染上也就两日的时间,人便就没了。 朱元璋听完,慢慢的坐了回去。 心中开始思量让大孙前去的可能。 不得不说,若是大孙前去,无论结果如何,都能博得一个非常好的名声。 三十城的百姓,已经接近两百万人了,且还是自古中原所在,是神州的文化的传承核心。 大部分地方,都是很难与之相比的。 良久,朱元璋才开口说道:“大孙想去也可以,咱调四万骑兵随同,大孙务必要答应咱。” “到了地方后,不得入城,便就在城外安营扎寨,五万骏马守护,任何事情,皆是只能在军营内处置。” 听到四万骑兵,诸多大臣皆是心中一抖。 顿时就明白了面前的长孙殿下于陛下心中的地位。 洪武二十三年的时候,整个大明的战马数量为四万五千零八十匹。 精确到十位的统计数,足以看出大明现在多么缺战马了。 这个数量甚至还不如南宋,朱元璋为战马还曾向岛国琉球买马,可见明初战马紧缺到了什么程度。 大明疆域内,马匹并不少,其中缺少的是战马。 战马和普通马相差极大。 先体质就不一样,战马经过精心饲养,吃更好,体质相当好。 在长途奔跑几百里后还能进行战斗冲锋,普通马载货载人还可以,像那样跑就散架了。 另外战马经过专门的训练,会直接冲人,一般的马见要撞到人了是会躲开的,而战马不会。 据说明末时期,李自成为了增加战马的血性,还会在饲料里添加人血,这样战马上了战场闻到人血就特兴奋。 战马跑动时的摇摆方式也不一样,普通马是上下颠簸,很痛苦,但是战马奔跑起来是左右摇摆,这样就像乘摇篮一样。 高明的骑士,甚至能在战马上睡觉。譬如成吉思汗的精锐军队,能昼夜的赶追敌人。 征服欧洲的时候,蒙古骑兵被称为不用睡觉的怪物,其实是因为他们都是在马背上睡觉的。 从洪武二十三年到现在,也就堪堪过了两年的时间。 战马的数量,目前定然不够五万之数,但朱元璋大笔一挥,直接将四万骑兵,调来保护朱英,免受瘟疫干扰。 这四万骑兵,可是大明精锐中的精锐,不仅仅是战场经验丰富,更是有着辉煌的战绩。 且这四万骑兵的前统帅,是徐达,常遇春二人。 “多谢爷爷,孙儿定然不会让爷爷失望。”朱英作揖说道。 他能够感受到老爷子对他的关心。 其实朱元璋在下这个决定的时候,内心是非常抗拒的。 他更希望的是,大孙好好的待在自己的身边。 更何况是瘟疫这般危险的事情。 但朱元璋除了是朱英的爷爷,更是大明的皇帝。 朱英不仅是他的大孙,还是未来大明王朝的继承人。 曾经的太子朱标,也是要时常去巡视地方。 其一是了解当地情况,其二是熟悉地方的手下,唯有这样的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 这是朱元璋培养子孙的方式,不仅仅是太子,储君,亲王们都是如此。 实则就现在的朱元璋子孙们,虽然大多数都在就藩后,性格容易大变,但才能而言,每一个是真的不算差,比起一般的勋贵家族来说,要高出一截。 只是出了京师,所学的文韬武略,基本上直接抛到脑后去了,尽情玩耍。 反正按照父皇定下的制度,没有召见藩王也不能随便离开藩地。 在定下事宜后,朱元璋并没对着五位尚书,包括殿阁大学士们去介绍朱英。 直接就是大孙,长孙殿下。 大臣们虽然心中非常疑惑,但陛下不开口,他们也不敢询问。 得到老爷子的允许后,朱英拿着谕旨,由刘和带领,就开始准备出发。 至于上午答应朱高炽游玩的事情,定然不能作数了。 在百多万百姓性命面前,七夕游玩的事情,简直不要太小。 朱英早些去,或许就能多挽救一些百姓。 用脚指头都能想到,在瘟疫地区里,之前朱英宣传的那些规矩,根本无法得到落实。 朱英身为长孙殿下,直接过去似乎有一种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其实不然。 首先是朱英身份所带来的便利。 他过去了,以淮西武将集团为首的军部,就绝对会奉命行事,不会整出什么乱子来。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各地的供给,也会很大程度上的加强。 尤其是粮食等其他物资方面,没人敢去拖沓,在数量上,朱元璋也肯定会供给充足。 听上去到瘟疫地区,好像极为危险,实际上也没别人想的那么恐怖。 谕旨直接到达中军都督府,调集四万骑兵的事情,五军都督府当然要快速安排。 蓝玉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谕旨中的内容。 朱英没有去别的地方,是跟随谕旨一同抵达。 “殿下,此去要三思呀,瘟疫之地,可是有着莫大危险。” 蓝玉在看到内容的第一时间,就对朱英劝说道。 朱英现在的一切,可是和蓝玉紧密相连。 蓝玉很清楚,想要维持自身的荣华富贵,唯有朱英在才可以,其他谁都不行,更别说是朱允炆了。 尤其是朱英递过来的名单,让蓝玉现在是一阵后怕,仔细回想就知道,在陛下的心中,可是没有打算要放过他的。 胡惟庸,李善长都没能逃过去,他还能逃过去不成。 荣华富贵放一边,怕是卿卿性命都不仅能保。 所以蓝玉怎么可能想朱英前去冒险。 “凉国公不必多说,我心中自由考量,自然不会贸然进去瘟疫地区,且爷爷这次安排了四万骑兵随同,城外扎营,也不会入城。” 朱英简单解释说道。 平淡的话语中,隐约透露出霸道的气息,让本来还想反驳的蓝玉,竟然打住了。 微微迟疑,蓝玉说道:“那边让臣陪同殿下一共前往。” 蓝玉还是有些不放心,自己跟随过去的话,至少在关键的时候,还能劝得住殿下。 朱英闻言,只是深深的看了一眼蓝玉,说道:“让常森跟我过去吧。” 蓝玉心中一震,而后才说道:“臣遵令。” 朱英没有说现在已经敕封开国公的常升,而是点名常森,自然是从其他一些消息中知晓,现在常家对于常森的安排。 常森说起来,和朱英还要过一段渊源。 因为之前秦淮河畔的事情,在锦衣卫的大劳里待了不短的时间,将近两个月,直到蓝玉回了京师这才作罢。 之所以让常森跟随,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便是如此。 受到毒打的,一般要安分许多。 这次前往河南,救治百姓,隔离瘟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趁此囤货居奇,哄抬物价,甚至草菅人命的官员。 朱英也没手软的可能,真当四万骑兵是来吃素的呢。执笔见春秋的大明皇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