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在线阅读 - 第七十六章 出京

第七十六章 出京

    洪武二十六年。

    正月十七,诸王就藩。

    正阳门外,黄土铺地,清水洒扫。

    郊外还有十几座黄绸和松柏搭建的大帐篷,里面装饰锦绣,摆满了美酒、时果、点心。

    文武百官,亲来送行。

    再远一些,军旗浩荡,兵马遍地。

    朱允熥也在其中,今日他也要离京。

    “父皇,儿臣舍不得您!”

    代王朱桂,即将就藩山西大同府,十八岁了跟个孩子一样依依不舍。

    代王妃徐氏挺着个大肚子,还有不到三个月就要生了,被特旨坐在马车中。

    “父皇!”

    “父皇!”

    又是六七个道声音。

    肃王朱楧,就藩甘肃平凉府。

    辽王朱植,就藩辽东广宁府。

    庆王朱栴,就藩九边军事重镇宁夏。

    宁王朱权,就藩大宁。

    岷王朱楩,就藩云南。

    谷王朱橞,就藩九边重镇宣府。

    除了岷王朱楩,这批藩王都将前往长城戍边。

    当然,朱楩的日子也不好过,云南也是边区,条件比九边还差。

    分别时,朱元璋赐给每名藩王一条玉带。

    他亲自为辽王佩戴好玉带:“小十五,你的辽王宫殿尚未建造,爹的意思是,就先暂驻在大凌河之北的军营里,以营地充当王宫。”

    “是,父皇!”朱植应道,没有一丝不悦。

    一旁的朱允熥大为敬佩。

    大凌河,明朝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地方,全因明末与满清的战争而被频频提起。

    在崇祯朝,大凌河意味着与清军的停战边界。

    朱元璋看向庆王:“小十六,你的封地宁夏镇在边外,是一个新设立的卫所,恐怕难以保证你的安全,你自己要万分小心,别出去浪知道吗?”

    庆王朱栴挺起胸膛:“儿臣不怕,若北元鞑子敢来,儿臣亲自率兵,出关杀他个片甲不留!”

    朱元璋笑着赞许:“吾儿勇气可嘉!”

    转身却对护送庆王的将军说道:“庆王暂时改驻韦州城,授权管理庆阳、宁夏、延安、绥德诸卫军务,负责镇守塞上疆土。”

    庆王这孩子才十五岁,这么莽怎么行呢?还是稳一点。

    此时朱元璋就像一个普通的老父亲。

    “父皇,我也想改!”

    岷王朱楩凑上来叫苦:“我不想去云南,我也想去北方杀鞑子!”

    上次把黄子澄装进麻袋殴打一事,朱楩从原来的陕西岷州卫,被发配到了云南。

    朱元璋大手抚摸着儿子柔嫩的脸颊:“云南暖和,那里闹事的土司多,你去教训教训他们。”

    朱楩才十四岁,这么调皮去北方岂不送死?

    打土司就不一样了,他们弱小无助,好收拾!

    假如捅出大篓子,还有沐家帮忙擦屁股。

    戴好玉带,朱元璋命诸王转身,让他看看腰带后方的装饰品。

    诸王都转身背对皇父,唯独宁王朱权没有转身,反而将腰带转过来给父亲查看。

    朱元璋问:“为何要这么做呢?”

    朱权回答说:“君父不可背也!”

    朱元璋听罢甚感欢慰,他拍着朱权单薄的肩膀:“十七,到了大宁你切记要收复朵颜三卫,他们若不听话,写信告诉爹!”

    朱权点头,语气坚定道:“父皇宽心,他们若不听儿臣节制,儿臣自己会动手,断了他们的狗头!”

    “十七叔好样的!”朱允熥上前鼓励。

    按史书所载,宁王朱权以善于谋略著称。

    他在封地内带甲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均骁勇善战。

    朱权还多次会合诸王出塞作战,敌人闻风色变。

    靖难之役,燕王朱棣要是没有朱权的兵马相助,只怕很难打。

    “准备好了,都去吧!”

    朱元璋冲诸王挥手,转过身去。

    “是!”

    诸王应声,扶着玉带,含泪与兄弟们作别。

    “保重!”

    朱允熥上前,与藩王们一一相拥。

    这一别,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才能一见。

    而藩王们之间,只怕一辈子再也难见上几次。

    几人聚在一起的画面,几乎不会再有。

    “上马!”

    “哗!”的一声,数千甲士翻身上马,甲叶碰撞之声如潮涌动。

    朱元璋动用了亲军十二卫,每位亲王配一支五千人的亲军护送,直到封地。

    又有锦衣卫贴身保护诸王。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

    礼部官员唱喝中,战马发出阵阵嘶鸣。

    各色旌旗翻涌,浩浩荡荡的人马向着远方缓缓移动。

    “都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就得担着保家卫国的重任。”

    看着儿子们离去,朱元璋忍不住老泪纵横。

    “皇爷爷.......”

    朱允炆上前安慰。

    朱元璋抹干了眼泪,看着两个皇孙,重新来了精神:“你们也赶紧出发吧。”

    期间过年耽误将近一个月,是时候去完成第三考了。

    “是!”

    朱允熥早已准备好了。

    “爷爷保重,孙儿定不负重望!”

    说完,朱允熥披上袍子,翻身上马,举臂喝道:“出发!”

    身后三千京卫迅速跟上,直奔苏州府。

    一阵吃灰后,朱允炆这才不急不慢的上路。

    同样有三千京卫护送出京。

    ......

    正月二十二日。

    朱允熥巡视江南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进入了苏州城。

    在密密麻麻的旗帜和旗牌后面,是三千名身披精甲、头戴云翅盔的虎贲卫精骑。

    随着仪仗大队的行进,铁蹄轰隆作响,一股肃杀的气势蔓延,苏州城内驻足观看的百姓早己鸦雀无声。

    “吴王?”

    看到旗牌番号,有人唏嘘。

    在此之前,苏州城里也有一位吴王,他姓张,名叫张士诚。

    因为人厚道,张士诚在苏州人中的声望极高。

    大明立国前一年,朱元璋命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副帅,攻打苏州。

    那时候苏州叫隆平府,是张士诚割据政权的都城。

    张士诚扛不住,率上万亲军冒险突围,结果刚出城就遇到了常遇春那个煞星,被一顿砍。

    张士诚带着亲军继续跑路,半路又杀出个王弼。

    王弼和常遇春二人合围,把张士诚万余扈卫精兵皆挤逼于沙盆潭中,杀掉十分之三,溺死十分之七。

    张士诚本人马惊堕水,差点被淹死,最后亲兵冒死把他救起,重新逃回城中。

    回去后还是上吊死了。

    张士诚的吴王,在苏州百姓心中很又大的分量。

    现在大明的吴王也出现在苏州府,很多人的心中,有着别样的感觉。大明第一帅的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