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大英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2413章

第2413章

    这就没问题了,说到底卡拉汉是首相,让他出访属于首相权利范围之内的事情,更何况现在工党确实以支持率为第一工作重点。

    英国当然有理由对伊朗的变化比比叨,要知道在二十多年前,英国也因为摩萨台和伊朗对抗过,制造了一次石油危机出来。

    在经济层面上那一次伊朗属于毫无还手之力,要不是美国拉偏架当时就让伊朗跪下了。

    “我需要做到两点,给美国人一个英国记仇的印象,同时还要起到一个坚定盟友的作用。”艾伦威尔逊手插裤兜走出唐宁街十号,有段时间没出访了,不知道现在的演技怎么样,应该补补课。

    梦露口中带着小兄弟吃香喝辣的无上权威再次登门,准备就演技问题请教请教,是不是长时间没发挥有生疏的地方。

    “你不是应该去赫本那请教么?我可没拿过奥斯卡!”梦露轻抚着头上的金发,调侃着男人上门的目的不纯,“你们这些搞政治的,总是用冠冕堂皇的一套包装自己的目的。要不是看着小门罗的观感,我怎么会让你得到这么多便宜?”

    “不能这么说吧。”艾伦威尔逊陪笑道,“这一次是去美国,我不是要和美国人沟通一下么?”

    “沟通的不错。”梦露笑着夸奖,“你虽然是一个坏蛋,但在这方面总算不坏的彻底,就是想让我陪着你,没问题。”

    这一次访问美国,艾伦威尔逊着重把问题放在了伊朗革命上面,认为霍梅尼这个人对自由世界是一个威胁,而且他不仅仅是见到执政的民主党人,还专门给里根留出来了时间。

    以朋友的面目出现,艾伦威尔逊也对英国当前的罢工问题没有避讳,顺便怒斥了一番凯恩斯主义积累的问题。

    在别人眼中英国的问题确实是很严重,但艾伦威尔逊知道,这已经比历史同期好多了,比起历史上超过百分之二十的通胀,英国已经表现的相当可以。

    内阁秘书长的双面人生在里根面前表现的淋漓尽致,他在国内的时候都是捍卫执政的工党政府,但这是在美国,还是在里根面前,艾伦威尔逊自然要看菜下碟,还主动提及了里根竞选总统的事,并且鼓励的说道,“罗纳德,我的朋友,你已经竞选了两次总统,还在为目标努力么?”

    “爵士,你认为我还应该努力么?”里根显然还在考虑当中,现在才年初,他还没有做出最终决定。

    “为什么不呢?说不定英国即将迎来一位女首相,你做美国总统也不令人意外。”艾伦威尔逊以一种美国人夸张口吻为里根加油打气。

    里根要不竞选总统,那不是让人失望么?以后谁赦免两百万拉美非法移民?

    谁跟着华尔街推动涓滴效应的改革,谁来镇压美国的罢工?谁把美国的产业转移出去?这些事都要里根来做,他不做总统谁做总统?

    “我知道很多美国人认为是英国和伊朗之前的冲突,所以才认为我这一次来是借用美国制裁伊朗,但是罗纳德,我的朋友。可能别人不相信,但现在这种私下场合,我实话实说,伊朗的问题很大,这个国家和近代早已经沉沦的阿拉伯世界是不同的,万一敌视自由世界,自由世界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艾伦威尔逊全无在英国时候的趾高气昂,反而充满了落寞,似乎为美国对伊朗问题的乐观态度悲伤。站在美国的角度上伊朗当然看起来还好,毕竟伊朗人质危机连影子都没有。

    里根也没有表现出来多大的重视,只是出于私人关系安慰着艾伦威尔逊,装作一副感同身受的样子。

    这个三流演员还想欺骗无上权威?艾伦威尔逊心里冷嘲,他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们几乎人手一个奥斯卡影后,怎么会受这种心不在焉的欺骗?

    这一次坚定盟友跨洋提醒山巅之城小心伊朗的举动,自然是没有在美国掀起什么波澜,只会被美国人笑话,“做希腊人做上瘾了?明明就是怕伊朗君主制的崩溃,对阿拉伯世界跟着英国屁股后面的君主制国家冲击。”

    虽然沙特也是君主制国家,但沙特毕竟是不同的,沙特可是一个亲美的国家,和其他不识抬举的君主制国家不是一个类型。

    离开美国领空的时候,艾伦威尔逊可谓是兴高采烈,表达自己为了国家奔波的喜悦之情,梦露不知道有什么可高兴的,只能暗自摇头,“里根那个人,和你的关系很好么?”

    “算是很好,他是一个不错的演员,只不过演技并没有表现在电影当中。”艾伦威尔逊搂着陪着他来美国的梦露解释道,“做官可比作演员磨炼演技,不过我看只有他做总统才能走向演技巅峰。”

    “他还想做总统?”梦露不相信的嘀咕,能不能过共和党的初选都是问题,做总统?

    在访问伊朗的同时,霍梅尼向不愿意投降的军队发动圣战,忠于国王的帝国防卫军与支持霍梅尼的伊朗空军叛军霍马法兰爆发冲突,革命分子及叛军占据上风,开始接管警局及军事设施,向公众发放武器军备。

    忠于巴列维国王的军队,面对这种困局,开始倾向于向霍梅尼投降,很多不同主张的势力之所以看好霍梅尼,是因为此时霍梅尼已经七十岁,而且他的儿子已经在两年前身亡,理论上霍梅尼是不存在政治野心的。

    他回到伦敦的时候,正好赶上撒切尔夫人发动不信任议案,“下议院已对女王陛下的政府失去信心”,政府决定在进行辩论与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