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在线阅读 - 第142章 宁教咱负天下人

第142章 宁教咱负天下人

    在龙案一旁站定,朱七牛朝着朱元璋抱拳鞠了一躬:“见过皇上。”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你俩倒是关系好,来,你也一起尝尝吧。”

    朱雄英和朱七牛一起看向朱元璋指的那糕点。

    (⊙o⊙)…

    这不就是之前被我们俩吃光一盘的糕点吗?

    我们这会儿都不饿呢,实在是吃不下了。

    “吃啊,为什么不吃?”朱元璋问道。

    朱雄英拉着朱元璋的袖子撒起娇来:“皇爷爷,我们跟你想的一样,都觉得这个糕点实在是好吃,所以刚才我跟七牛已经吃掉一盘子这种糕点,这会儿实在是吃不下了。”

    朱元璋‘哦’了一声,又指了指桌上一盆乌漆嘛黑的水:“那你们喝点这个,溜溜缝。”

    “哦。”

    趁着朱元璋没注意,朱雄英调皮的拿起朱元璋的酒盅,直接把手伸进盆里舀了一酒盅,尝了尝:“还挺好喝,这是啥呀皇爷爷。

    “这是黄梅汤,有生津止渴之效,还能强健脾胃,帮助消食。”朱元璋毫不怪罪的解释着。

    “这样啊。”

    朱雄英又装了一酒盅黄梅汤递给朱七牛:“你也尝尝。”

    朱七牛接过来一口干掉,咂了咂嘴:“这里面加了好多药材,但比一般的药汤好喝多了。”

    朱元璋赞赏道:“你倒是会尝,这几个月里又跟着你二爷爷学了不少药理?”

    “偶尔学一点,懂的并不多。而且我二爷爷本身也不是太懂,他就是个采药的,不是大夫。”

    “嗯,你倒是有自知之明。”

    忽然,朱元璋注意到朱七牛和朱雄英脑门上都有一块紫色的东西:“这是什么新习俗吗?”

    说着,朱元璋好奇的伸手摸了一下朱雄英的脑门。

    朱雄英的脑门本来就疼,抹了药之后才稍微好一点,被朱元璋这粗手粗脚的一摸,顿时又疼了起来。

    原来热闹洋洋的奉天殿里忽然就响起了朱雄英的哭声,把朱元璋都给哭懵了:“咋了这是?”

    文武百官也齐齐看了过来,甭管是真关心还是假关心,脸上全都带着担忧的神色。

    太子走上前抱起朱雄英轻轻摇了起来,一边摇一边哄,好不容易哄得朱雄英不哭了,这才跟朱元璋解释了一下两个娃儿脑门上的包是怎么来的。

    朱元璋听的是哭笑不得:“雄英,以后不能再这么乱来了,幸亏这是冬天,你们穿得多,要是夏天,可就不只是两个包的事儿了。”

    朱雄英瘪了瘪嘴,眼睫毛上挂着眼泪‘嗯’了一声。

    见乖孙情绪不高,朱元璋忽然看向了朱七牛。

    朱七牛:(⊙o⊙)…

    突然,朱元璋伸手在朱七牛脑门上的包上也刮了一下。

    朱七牛先是一愣,你干嘛?

    明知道会疼你还弄我?

    然后朱七牛也疼的‘嗷嗷’哭了起来。

    朱元璋心里一笑,毫不迟疑的看向朱雄英,压根就不怎么在意朱七牛疼不疼。

    朱雄英一看好朋友朱七牛也疼哭了,马上‘咯咯’笑了起来,完全忘了自己刚才也在‘嗷嗷’的哭。

    见乖孙儿终于笑了,朱元璋也跟着开心起来,随即有些嫌弃的对一旁宫女说:“哄哄朱七牛这小子吧,别让他哭了,听着烦。”

    朱标:(⊙o⊙)…父皇你是真的狗!

    百官:……有点想笑是怎么回事儿?

    宋濂:w(?Д?)w不愧是你啊皇帝!

    我只听说过陪太子读书,还是第一次听说陪太孙哭泣。

    ……

    闹哄哄了一阵后,朱七牛跟朱雄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没心没肺的看起了杂耍。

    看完这段杂耍,朱元璋有些腻了,于是暂停了表演。

    “朱七牛何在?”朱元璋喊道。

    朱七牛正跟朱雄英交头接耳,忽然听见有人喊自己,抬头一瞧,皇帝和文武百官都看着这边呢。

    太子提醒道:“七牛,我父皇喊你呢。”

    朱七牛后知后觉的跑到大殿上跪了下去:“七牛在。”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值此除夕佳节,咱心里高兴,就想考验一下咱大明文坛的水准,你是众所周知的神童,便由你作诗词一首给咱和大家伙听听吧,若是作的好,咱重重有赏。”

    朱七牛腹诽不已,你可拉倒吧,之前中秋晚宴上说好的赏赐你也没全给啊,加上救太子妃的赏赐银子,拢共也才一百两。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请问皇上,以何为题?”朱七牛可不敢把心里话说出来,反而乖巧询问着。

    “就以新年为题。”

    “好。”

    朱七牛快速思索着《近现代诗词合集》里跟新年挂钩的诗词,最终比较轻松的找到了一首。

    于是他直接念了起来。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闺中……中针线岁前多。”

    朱元璋和文武百官隐隐觉得这诗句不错,但因为朱七牛念的磕磕巴巴,所以大家一时还不能将这首诗完整的韵味体会出来。

    于是朱元璋干脆让人去拿了纸笔过来,让朱七牛把诗写在了纸上。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写好之后,朱元璋第一个看了起来。

    “好,真是好诗啊,一如既往的通俗简略,看似普通,却又极有韵味,是你朱七牛的风格。”一巴掌拍在大腿上,朱元璋笑着夸赞起来。

    随即,写着诗的纸被依次传了下去,先是朱标看,然后是其他皇子、胡惟庸、汪广洋等人观看。

    看过的人无不赞赏连连!

    “好诗,真是好诗啊,颇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韵味。”

    “女子在新年之前买布,在闺房之中裁缝、刺绣,最后做成新衣,之后一月就可以暂时停下针线活儿,描眉打鬓准备过新年了,这首诗写的可太贴合皇爷治下的大明繁华盛世了,不瞒各位说,我家中的妻女便在今天之前各为我做了一件新衣,哈哈哈。”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首‘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诗这种事情,真的很吃天赋啊。”

    “不愧是朱七牛啊,虽然他的名字实在普通了些,但诗句做的是真好,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他的另一首诗‘读书须识义,务本重耕田。无行卿与相,不值半文钱’,这小子将来前途无量啊。”

    “嘿,老夫要是能写得出这么漂亮的诗句,我非得大摆三天宴席,请诸位同僚、同年都来品鉴一番。”

    “他的诗句已经不是漂亮不漂亮的问题了,他的诗句真的是那种……那种很少见的那种,犹如墙脚扎根的小草,好似河边顽强的青石,看起来普通,但又不普通,就……挺让人佩服的。”

    “难怪宋濂先生亲自去溧水教授于他,这孩子将来不得了啊。”

    宋濂:o(* ̄︶ ̄*)o封侯书生的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