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逆流启明(大明世祖)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一章番薯和移民

第四十一章番薯和移民

    “老臣略有耳闻,只是陛下,何必新增一司,直接让某一清吏司兼职即可。”

    王应熊无奈道,新设一司又得增加官吏,何必呢?户部哪个嫌弃权力小?

    “兼任则权责太轻,这可是涉及几百万人。”

    朱谊汐直接否决了其提议。

    户部负责范围非常大,它管理着全国的财政、民政、人口户籍、国土资源、地下矿藏、海关、税收、审计等等,加上商税司,合计十四个清吏司,为六部之最。

    每个清吏司兼管一省或者数省钱粮,所以别看如今二十四个省级地区,但依旧管理的井井有条,除此之外,每个清吏司同时兼管一项全国性的专门事务。

    比如,浙江司除了掌管浙江的民政钱粮外,还负责统计全国人口和谷物;云南司兼管漕运粮食;贵州司兼管钞关;江西司管理全国各地的协饷;广西司兼管采矿、铸币和内仓出纳;福建司兼管抗震救灾;百官、勋贵、宗室的俸禄就分配为陕西清吏司负责。

    这样倒是节省了官位,让一个人干几份岗位,但缺点也明显,权责不分,政务冗肿。

    瞥了一眼王应熊,朱谊汐暗道,最近中央变更太多,等你致仕了,户部老子一定拆个稀碎。

    “移民司成立刻不容缓。”

    皇帝语气不容置疑,王应熊不得不应下,这开支又得增加了。

    他也知道,移民问题也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户部秋税预估中,关于户籍的增补也陆续进行。

    陕西,山西二省的人口预估出炉,情况十分严重,陕西九府,只剩下不到四百万人,且集中在关中平原和汉中府,榆林,延安,庆阳,洛川陕北四府,加一起不足百万,而在万历天启年间约莫千万。

    河南最惨,崇祯年间被打烂了,至今只有两百万,死伤逃亡千万计,这两百万还多在河北彰德四府,岂是一个凄惨了得。

    长达近二十年的战乱,瘟疫,旱灾,让北方元气大伤,外加甘肃,宁夏,绥远三省新立,正是缺乏丁口垦荒。

    如果要恢复正常生产,户籍缺额近千万。

    而江南三省丁口繁盛,仅仅预估,就超过了三千万,户部内部探讨,觉得四千万都没问题,尤其是江西,两千万不在话下。

    还有许多隐户,更是难以道计。

    “仅仅江南一地,足以迁移五百万无地,少地百姓。”

    王应熊感慨万千,来到户部,他才知晓南方到底为何如此重要了。

    “湖南填湖北,江西填河南,浙江,安徽,江苏,凑个五百万出来,酌情安置在甘肃,绥远,陕西几省,慢慢来,这是十年之功。”

    “陛下,这么多人,需要的钱粮是海量的,没有十来年,户部也没钱粮安置。”

    王应熊苦笑道。

    “先从短距离开始,湖南填湖北,四川填河南倒是可以先开始。”

    朱谊汐精神振奋道:“凡迁移者,每户分田五十亩,三年免税,半税两年,五年免徭役。”

    在封建王朝,对于垦荒最大的力度,就是三年免税,听起来不错,实际上施行起来却猫腻十足。

    如,朝廷在正月发布,抵达地方时或许刚入秋,这时候荒地早就开垦了,税收如故,亦或者丫一阵子,只能典卖新地,为他人做嫁衣。

    而免税不免徭役,则使人奔走不歇,家破人亡只是等闲。

    要不怎么说,官字两张口,满满的是吃人。

    而如今,像这种惠民的政策,朝廷都会通过公报广而告之,严谨地规范开始和截止日期,以防有人趁机生事。

    “户部,实在是没钱啊!”

    王应熊屁股决定脑袋,张口就是没钱二字,与他在吏部时敢于任事差距甚大。

    就算是普通人,看着账面上庞大的数字一点点的消散,也会忍不住心疼,更遑论他们这个文臣。

    “没钱?盐税今年不是增了百万吗?假使一户费十块,也十万户了。”

    “况且,锦衣卫的消息,湖广和四川的粮价,每石跌至五银毫,只是北京的一半,一户百姓能费多少钱财?”

    王应熊哑然,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皇帝准备的太充分了。

    “走,我有好东西给你瞧。”

    言罢,皇帝来了兴致,招呼着王应熊,一起来到了某处菜地。

    在这片土地上,竟然种了一些看不懂的农物。

    “此乃番薯,也称作甘薯。”

    朱谊汐不顾泥土,快步而行,对着秧苗就是一拉扯,几个拳头大小的红皮果实,就出现在王应熊眼前。

    在这个17世纪,番薯都没有改良,不仅产量少,而且个头也小。

    “这?能吃?”

    “生熟皆能吃!”

    朱谊汐兴奋道:“我让西夷献上了此物,随后广东东莞陈氏、福建长乐陈氏,也呈上了此物。”

    “其言,此物不择地,广种耐瘠,即使是山坡沟壑,也能产出,每亩能收八百余斤,多者千余斤,乃是稻谷的数倍。”

    王应熊怔怔无言,看着手中的番薯块茎,一时间说不出话。

    而这时,皇帝又开始介绍另一边:“此为玉米,也是产自海外,其产量也高,亩产数百斤,相较于稻麦,其更容易伺候,只是吃水较多。”

    “有了这两种粮种,何须三五年,怕是一年半载,就足以让移民丰衣足食了。”

    “陛下——”

    王应熊惊叹连连,眼眶都湿润了:“有此粮种,何愁无有盛世?”

    “天启以来,民众日苦,百姓们糟了难,国朝蒙耻,某只求这天下尽快恢复元气。”

    朱谊汐语重心长,满脸的圣君像。

    “对了,这等粮种,若要推广至全国,还要你们户部来帮忙。”

    “微臣在所不辞。”

    “各省的常平仓,不仅要储存稻麦,对于番薯,也要尽量收购。”

    “可这番薯个大,长存不得啊!”

    “你不懂!”朱谊汐轻笑道:“小麦都能成面粉,番薯何不能磨成粉?”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一旦各省常平仓开始收购番薯,必将促进番薯的传播。

    凭借的量大管饱这个优点,番薯将迅速传遍全国,而有了它,移民的困难能消减一半。飞天缆车的逆流启明(大明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