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蜀汉之庄稼汉在线阅读 - 第1055章 继续北伐?

第1055章 继续北伐?

    建兴十四年的最后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

    按惯例,汉魏吴三国,都会在岁首元旦这天举行大朝会。

    魏国新帝在许昌登基,正式宣告改元正始。

    一来向天下宣告大魏仍是天下之正。

    二来也隐含着向大魏臣民表示,天子所在,方是魏国之正。

    同时大赦天下,诸臣工皆有进爵受赏。

    太傅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同同加侍中,两人皆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各统三千精兵为部曲,共执朝政。

    司马懿子弟中,三人为列侯,四人为骑都尉。

    而曹爽之弟曹羲、曹训、曹彦等人,亦各有封赏。

    除了这两人以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中书监刘放与中书孙资。

    此二者,各被加为左右光禄大夫,皆金印紫绶,仪同三司,增加食邑三百户。

    同时各封爱子一人亭侯,次子拜骑都尉,余子皆拜郎中。

    世人皆是注目这数人的极贵一时。

    却是没有注意到,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刘放之子刘熙、孙资之子孙密等人,皆是早些年卷入“浮华案”的人物。

    如今这些人要么受荫封侯,要么占据皇帝身边的亲信位置。

    这就意味着,曹叡早年打压这些人,以抑制浮华清谈之风。

    同时顺便借此警告世家或者向世家靠拢的权贵豪右的举动,至此全部付之东流。

    同时也宣告着世家政治再一次在曹魏取得了胜利。

    相比于魏国的丧事喜办,大汉建兴十六年的大朝会,则又是另一番热闹。

    因为关中一战大胜,汉家天子刘禅在汉中的行宫举行了盛大的朝会。

    从夜漏未尽七刻,行宫便是钟鼓齐鸣,朝中百官,皆尽上朝,罗列殿前。

    只听得小黄门高呼:“吉时到,陛下临朝!”

    二千石以上官员便依次脱履解剑,小步颠跑进入大殿。

    次者站于殿廊,再次者站于殿外。

    只等偈者传警,百官皆三呼万岁。

    天子受贺毕,赐下宴飨,同时大作奏食举之乐。

    小胖子今天特别高兴,特意自掏腰包,多置办了不少酒肉,与诸臣欢饮,直至夜里。

    汉魏两国,各有各的热闹。

    而吴国的大朝会,就显得冷清了许多。

    吴大帝以前常常喜欢设宴,与众臣下饮酒,甚至下令不醉不得下席。

    按理来说,大朝会这种有正当理由设宴的时候,正是吴大帝最喜欢的。

    谁料吴大帝在接受众臣朝贺之后,仅仅是略饮了几杯,更像是例行公事,然后就匆匆退席。

    众臣看出大帝心情不佳,自然也不敢放开了纵饮——要不然,这不是明摆着去触大帝的霉头?

    孙权回到宫内,面有烦躁之色,来回走动之后,又开始长吁短叹起来。

    许久之后,他这才像是下了决心,吩咐道:

    “中书郎何在?”

    值守的中书郎连忙小跑趋步而入:“陛下有何吩咐?”

    “吾有一事,久而不决,欲问计于丞相,你替我去一趟丞相府上。”

    “诺。”

    得知皇帝从宫里派来了中书郎,顾雍没有一点意外。

    或者说,他让自己表现出仍是一副从容的模样。

    身为名义上的首席重臣,顾雍坐的位置,是最靠近皇帝的,他自然可以看到了陛下满腹心事的模样。

    让家中所有人都离开,顾雍这才问道;

    “敢问中书郎,陛下可是有什么口谕?”

    中书郎连忙回答道:

    “正是,陛下让我前来,就是想问问丞相:这些年来,大吴与汉国联手伐贼,蜀国屡屡得手,今凉雍并三州已是皆落入彼之手中。”

    “而大吴耗费钱粮无数,却无寸进,每每思此,朕莫不切齿心痛。”

    今闻魏伪帝曹叡受天之遣而暴毙,岂非正是北伐之良机?故朕今年欲再联手汉主,齐心伐贼,可乎?”

    听完中书郎转述的话,顾雍只是默然地坐回自己的位置,久久不语。

    中书郎等了半天,不见顾雍说话,不得不小心地出声问道:“丞相?”

    顾雍仍是垂首坐在那里,如同睡着了一般。

    中书郎不得已,又不得不再大声一些:“丞相?”

    “哦?哦,原来是中书郎啊,怎么你还没走?”

    顾雍终于抬头,有些不明所以地问道。

    中书郎闻言,顿时就是愕然:

    “丞相,陛下那边,还在等着你的回信呢。”

    顾雍摇了摇头:“我已经老啦,年老愚钝,怕是不能在此事上给陛下太多的建议。”

    “啊,这……”

    年青的中书郎是第一次被外派到丞相府上,哪知道竟是遇到这样的场景?

    但见他瞠目结舌,呐呐不知所言。

    “放心,你回去后就直说实话,陛下不会怪罪你的。”

    顾雍看起来不愿多言,说完这一句,就起身准备送客。

    中书郎无奈,只得忐忑不安地出府,又忐忑不安地回到宫里。

    还没等他开口,孙权就直接问他:

    “这么快就回来了?丞相没有给你设酒食?”

    “回陛下,丞相莫说是设酒食,就是话也不愿意多说,只言自己年高,不能在此事给陛下建议。”

    中书郎一边说着,一边小心地看着陛下,生怕陛下大怒。

    那可是丞相啊!

    陛下亲自派自己前去请教国事,他竟然敢说自己年老昏庸,不理国事?

    没想到孙权听了中书郎的话,竟是没有生气,反是叹了一口气:

    “如此说来,丞相这是不同意我的想法啊!”

    顾雍此人,平日不饮酒,又寡言语。

    若是上奏得以纳用,则归功于上,若是不得纳,则秘而不宣。

    若是皇帝问计于他,而他认为事可施行,则会为到府上的中书郎设酒食,自己趁机反复研究,以免出现疏漏。

    若是他不赞同皇帝的想法,则是默然不语,自然也不会为中书郎设酒食。

    所以孙权听到顾雍没有招待中书郎,心中已是明白顾雍是反对此事。

    只是他一想起两国联手伐贼,汉国连得雍并二州之地,国力已然大增。

    而自己却依旧被阻于合肥之下,心里就不禁有些又嫉又急。

    嫉的是汉国,急的是自己。

    大吴亦没少出力,更别说耗费钱粮无数,凭什么就全便宜了蜀人?

    校事府中书吕壹作为皇帝亲信,这些日子早就看出了陛下心情不佳。

    如今终于得知陛下心中所思,于是寻了机会建议道:

    “陛下,朝中政务,垂询于丞相是对的。但世人皆言上大将军识兵势,故这中外军事,那得问上大将军才是。”

    “何况在去年北伐时,上大将军曾劝陛下退兵,陛下不是一直未解真正之意,陛下何不趁着现在派人去武昌询问?”

    孙权闻言,眉头就是一皱。

    去年北伐,陆逊与他人一样,皆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劝自己退兵。

    所谓识兵势,难道就没有料错的时候?

    再说了,吾让他坐镇武昌,是让他领豫章以西诸事。

    这已经算是极是信重了。

    可不是说连豫章以东之事,也要由他来做决定。

    只是想了半天,孙权最终还是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往武昌。

    毕竟丞相不同意自己的想法,若是自己今年执意北伐,未免显得有些一意孤行。

    若是能让陆逊同意此事,那倒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武昌的陆逊接到孙权送过来的信后,立刻就找到了镇守荆州的大将军诸葛瑾,以手信示诸葛瑾。

    同时有些忧虑地说道:

    “这些年来,陛下几乎年年有北上之意,耗费钱粮无数,不得不屡造大钱。如今民间物价飞涨,百姓颇有怨言。”

    “吾听闻,在荆州一带,民间多不喜用大钱,要么是以谷绢易物,大户人家,宁用蜀地钱票,由此可见,大钱之弊,烈矣!”

    “故吾以为,陛下宜休民生息,不宜再动刀兵,子瑜以为如何?”

    时驻守荆州的大将有诸葛瑾、吕岱、朱然、步骘等人,但皆是只管军事,不掌民事。

    哪有资格像上大将军这样,可以随时上书讨论朝中之事?

    更别说,对于荆州现在之事,就算是诸葛瑾有权力去管,他也要考虑再三也不敢管。

    蜀地钱票可是比用铁铸出来的大钱保值多了,逼着别人用大钱而不用钱票。

    别说这些年用开垦出来的田地种甘蔗,每年获利不少的军中将士会不会闹事。

    (建兴四年,陆逊因荆州久经战乱,土地荒废,粮谷太少,上表令诸将增广田亩)

    就是荆州的乡亲父老也要戳他的脊梁骨。

    没了荆州乡亲父老的支持,军中的粮谷从何而来?

    难道都指望军中诸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吗?

    还是大伙只吃甘蔗就够了?

    诸葛瑾指了指陆逊手上的信,有些避重就轻地说道:

    “陛下只让吾领军,荆州诸政事,乃吾所能轻言之。不过吾观陛下对去年北伐之事,多有怀憾之意,伯言当如何应之?”

    前几年吕壹气焰最为嚣张的时候,陆逊屡次上书直言校事府之弊。

    但诸葛瑾、吕岱、朱然、步骘这些在外的领军大将,皆是保持了沉默,就是为了避嫌。

    陆逊亦知诸葛瑾心里的顾虑,他只是叹息道:

    “满宠乃曹操时的老人,勇而有谋,兼合肥占有地利,魏国又有精骑之利,吾亦不敢说必胜之。”

    (历史上陆逊曾被满宠逼退过)

    “去年北伐,陛下先是犹豫不决,后又离开巢湖上岸,轻敌冒进,此乃兵家大忌。吾为陛下安全计,故不得不谨慎行事。”

    “谁又能料到,我等退兵之后,曹叡就突然暴毙呢?此可谓天意难料也。”

    诸葛瑾默然。

    确实,以事后的眼光看来,若是大军能在合肥城下多呆一个月,局势到底如何,亦未可知。

    但这世间,谁能料到一个月后之事呢?

    想到这里,诸葛瑾低声劝道:

    “伯言最好还是细细向陛下解释一番。”

    陆逊点头:“吾自是知晓。”

    若换了他人,在看到信,知道皇帝略有不满之意后,定然不会再逆其心意,对北伐之事,最多也是含糊几句。

    说不定孙权就是这么想的。

    只是陆逊是什么人?

    眼里岂容得下沙子?

    更兼这两年来,校事府的吕壹、秦博等人,行事已是低调许多。

    陆逊只道皇帝仍是以前那个为了天下大业,能听得进劝谏的陛下。

    却是浑然没有意识到,孙权称帝迁都建业已有近十年,他自己也守武昌有近十年。

    近十年时间,足够把很多人变成连自己都不认识的模样。

    陆逊这一次回信,不但把自己去年北伐时的想法说了出来,更是着重笔墨明明白白地告诉孙权:

    这些年来连动刀兵,民间已是有了怨言,恳请陛下以天下为念,以苍生为重。

    他却是没有料到,这封信到了孙权手中后,孙权先是面色平静地把所有人都清了出去。

    待房门被关上,他的脸色这才突然一变,猛然拔剑剁在案几上,咬牙道:

    “顾元叹(顾雍,字元叹)反对我北伐,犹是不言,知要保我颜面。”

    “陆伯言几个意思?你言民间起怨言,与指着鼻子骂我是个昏君何异!”

    只是骂完了,发泄完了,一想起在内丞相不支持,在外上大将军反对,孙权也觉得有些棘手。

    这个时候,一心为皇帝考虑的忠义之士吕校事再次献言:

    “依臣之见,伐贼乃是吴汉两国之大事,以往都是汉国主动先与大吴约定,要我们帮忙拖住魏贼。”

    “如今汉国得了好处,大吴却寸土未得,未免有失公允,若陛下书信一封,送往蜀地,汉人想来也不会好意思拒绝。”

    “陛下,内外大臣皆反对北伐,但他们却忘了,大吴与汉国联手伐贼,可是明昭天地的。”

    “臣料想,那汉国正当大胜,未必没有继续东进之意,若汉主有意,而大吴诸臣却反对陛下北伐,那可不就是陷陛下于背信弃义之地?”

    吕壹揣摩孙权之心已久,一句“汉国得了好处,大吴却寸土未得”,简直就是说到孙权心坎里头去了。

    但见孙权终于点头下了决定:

    “然也!吾先去信一封,问问汉主之意。”

    说到这里,他看了吕壹一眼,强调道:

    “此事,由校事府亲自送过去,不得经上大将军之手。”

    上大将军陆逊那里,有孙权送的一枚印章。

    以前送往蜀地的信,都是先送到陆逊手里,让他看着修改,然后再盖上大印。

    很显然,孙权的话,是开始准备收回陆逊的这个权利了。

    吕壹知其意,他虽极力想要掩饰自己内心的狂喜,但嘴角仍是止不住地翘起:

    “诺!”

    回到校事府后,众校事得知此事,皆是拊掌庆贺。

    校事秦博赞道:

    “我道中书为何一开始就向陛下建议去问那陆逊呢,原来是早知那陆逊会反对此事?”

    吕壹一脸的得意,嘴里却是谦虚道:

    “我如何能料得陆逊会反对?不过就是做了两手准备而已。”

    秦博果然识趣,凑上来问道:

    “却不知中书是做了什么万全之策?”

    吕壹咧嘴一笑:

    “若他陆逊赞成此事,我们校事府则可正好借筹备粮草之名,多敛些钱财。”

    “更别说还可以趁机在荆州多种些甘蔗,从蜀人手里换来更多的粮食。”

    前些日子兴汉会亲自派了一个叫许游的过来,说是兴汉会十把交椅之一许勋族弟。

    同时更是负责东风快递从锦城经永安,最后入荆州这条路线的负责人。

    此人代表兴汉会与校事府达成了协议,承诺每年都会给大吴运送一批足够三万将士食用的军粮。

    以后若是合作愉快,或者遇到战事,再另行增加,也不是不可能商量。

    蜀地本就是天府之国,再加上耕种技术的提高,还有重新开垦出来的荒田,以及用牛耕开荒等等而导致的耕地增加。

    大汉的粮食产量比前些年几乎翻近两倍。

    凉州粮食已是自足,而汉中大军又有汉中、陇右等地供给,再加上越巂孙水河谷平原有大道直通锦城。

    更别说现在大汉拿下了关中——这可是又一个天府之国。

    可以说,只要大汉愿意,兴汉会在后期完全可以调动大半个蜀地平原的粮食进入吴国搞风搞雨。

    以天府之国供养区区五万人马,换了别人,可能还要考虑粮食运输的问题。

    但兴汉会怕什么?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更何况大汉军粮2.0大大减轻了运输的负担——反正又不是给兄长麾下的将士吃,只求吃不死人就行。

    大不了再给吴人一部分掺了红糖的干粮,让他们拿去给自己的精锐部曲吃。

    这么算下来,一部分粮食,一部分是干粮,运输压力也就没有那么大。

    原历史上,大汉丞相北伐,以蜀道运粮之难,都能供十万兵力上下。

    而从锦城到江陵,皆可由水路运转,那可是不知方便了多少。

    反正在吕壹看来,校事府与兴汉会的这个交易,那可是大赚特赚了。

    荆州种甘蔗的地,若是用来种粮食,最后能不能供应上军中所需还不好说。

    更别说大伙还能赚上这么多钱。

    哪像现在,种了甘蔗卖钱,又能供军需,又能赚钱,这等一举两得的好事上哪找去?

    “若是陆逊不同意,吾便趁机在陛下面前挑拨两句,就算一时半会扳不倒那陆逊,也要让陛下疏离此人。”

    说到这里,吕壹忍不住地冷笑起来:

    “像大将军诸葛瑾那些人,都不敢对吾等如何,只会明哲保身,偏偏陆逊居然敢屡次上表中伤校事府,吾早恨其入骨矣!”甲青的蜀汉之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