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圣旨急令破方腊
书迷正在阅读:雨露甘霖(古风,高H)、禁忌之花(百合、人和妖、1对1)、当传统西幻文圣女苏醒后、明月却多情(下):魔界篇、为了证道我痛失四个前夫、江湖救急:软萌萝莉竟是病娇女帝、「修真」她靠预判成为逼王、垂钓诸天:从部落开始崛起、抱我紧一点、你成了大反派,主角咋变太监了?
朝鼓一响,文武两班分列上朝。 只是右边的武官群体最前面那两个领队的都不在。 蔡京还以为自己瞒得很好,却不想徽宗还不等太监唱报。 便先问道:“蔡爱卿,朕听闻山东梁山泊聚众作乱,攻占州县,现在大半个山东都已经落入贼手,可有此事。” 蔡京闻言顿时大惊。 他不留痕迹的扫了一眼对过的宿元景。 连忙展出来禀报道:“回禀陛下,臣确实在前几天收到了来自山东的战报。 不过战报中所呈之事详尽,与坊间所传大不相同。” 徽宗问道:“哦,有何不同?” 蔡京说:“山东各地的战报,臣一共收到了五分,分别来自济州、郓州、齐州、兖州和沂州。 其余地方均无奏报。 臣以为失陷之地,不过是这五地而已。 比起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都有所不及。 眼下还不足以让圣上如此重视。” 徽宗大怒:“现在还不重视,难道要等到梁山打到东京城下再重视起来吗?” 蔡京连忙请罪:“臣有失察之罪,请陛下处罚。” 皇帝摆了摆手:“罢了,现在不是时候。 梁山也开始攻州略府,总得有人去遏制其扩张趋势。 众卿看调哪里的兵马合适。” 陈宗善禀道:“启奏陛下,童枢密大军刚刚南下,与方腊隔江对峙。 若此时再起一路大军,莫说无处可调兵,就算能调来兵马,朝廷也难以支撑两线作战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 到时候势必要加税加赋。 遭难的还是百姓啊!” 太尉段常反驳道:“陈太尉此言差矣,贼寇蔓延所带来的祸患,比起加赋加税所带来的混乱要严重的多。 依臣之见,便应该早早调集西军,将贼寇扼杀在苗芽之中。 免得将来其声势滔天,朝廷再要剿灭却有心无力。” 陈宗善反驳道:“段太尉什么意思,西军可不是能随便调的。 朝廷前两次征讨,总计二十余万兵马也奈何不得梁山,要调西军征讨,最少也要十余万。 可要是将西军过半都调出西北,西夏谁来守御?” 徽宗听了觉得两边说的都有道理,到了自己下决定的时候,又开始优柔寡断。 蔡京知道皇帝是个什么性格。 刚听到他不知道的消息的时候可能会激动一点,等大臣们一顿讨论之后他就迷糊了。 现在自己说什么他就听什么。 “陛下,依臣之见,不如令东京河北两地禁军严防梁山贼寇。 再命前线的童枢密速速破敌。 待到剿灭方腊以后,班师回朝的大军便与东京禁军一道剿灭梁山。” 徽宗一想,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当日散朝之后,徽宗便写下两道圣旨。 命蔡京的儿子蔡攸为京东西路制置使。 调度兵马,防备梁山。 再有一道圣旨急令童贯剿灭方腊。 童贯受到圣旨以后一刻不敢怠慢。 连忙找来了两路先锋官,王禀和刘镇。 童贯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放权。 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做。 他自知带兵能力有限,不过没关系,西军中最不缺的就是能征善战的大将。 王禀刘镇都是出身名门的将军。 家学渊源,带兵有方。 别看两人上面有不少上官,但刘延庆,辛兴宗等都不堪大用,王渊和杨可世等人也就是中人之资,打起仗来他们两个才是主力。 童贯将两人叫来,询问破敌之策。 刘镇道:“枢相,贼人占据长江,其船甚多。 我军没有水师,难以强行渡河。 所以此战的关键在于创造渡河的机会。 只要能过江,凭我西军之能,杀贼不在话下。” 童贯点了点头:“这个我明白,我想问的就是两位有没有可以让我军安然渡江的计策。” 刘镇摇了摇头,王禀到是有些想法。 “枢相,末将最近有些发现,可能对过江破润州有所帮助。” 童贯眼睛一亮:“快快讲来。” 原来是三天之前。 王禀奉命带兵巡查江岸。 却见到有一个身穿宋军战袍的小校蹲在芦花从中往江对面观察。 王禀上前询问,才知是鄜延路兵马副总管刘延庆部下,王渊的偏将,姓韩名世忠。 到是他麾下的军官们都认识这人,一口便道出:“这不是泼韩五吗?” “泼韩五?” 韩世忠嘿嘿一笑,然后狠狠的瞪一眼叫他外号的军官。 “小人韩世忠,在家排行老五。因参军之前在延安府中市面上胡混过一阵,有些好事的就叫洒家泼韩五。” 胡混说的难听点就是泼皮。 跟张三李四他们一样的小混混。 韩世忠从军以后虽然痞性未改,却屡立战功。 再加上作战勇猛,处事公道。 没过多久就晋升为小队长。 领导着十几个比他年龄大,军龄长的西军将士。 两年前又随老种经略相公攻打臧底河城,斩首三级,连升至进武副尉。 他年纪轻轻就勇武过人,屡建功勋。 这次出征之前,他的上司王渊又给他升了一级职事,他现在也能算是个偏将了。 他十五岁参军入伍,到现在三十出头也就混了个偏将,看起来晋升很慢。 不过西军之中,各大将门势力盘根错节。 没有点背景的很难混的出头。 像韩世忠这样,纯靠自己本事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功名,最受将士们的肯定。 所以军中认识他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中下级军官。 王禀麾下的几个小将就在其中。 “这么说来,你还算是个顶尖人物。” 韩世忠呵呵笑道:“不敢,不敢。 小将也就是凑巧立了几件小功罢了,” 王禀笑了笑。 这韩世忠刚夸了两句还喘上了。 “对了,韩校尉,你有没有表字啊?” 韩世忠回道:“小将字良臣。良师益友的良,忠臣义士的臣。” 王禀一边念一边点头:“良辰,好字。这是谁帮你起的。” 韩世忠说:“这是小将自己琢磨的。” “你能有如此心思,将来必是大宋肱骨栋梁。” 王禀夸奖了韩世忠一番便想离去。 不过他偶然一回头,又见韩世忠蹲在了那草坑里。 他这才想起来,方才来跟韩世忠打招呼就是为了询问他为什么要在这里蹲守。 “韩良臣,你在那看什么呢?” 韩世忠一听,立马打了个马虎眼:“没什么,闲着没事看看江景。” 王禀可不信他这套说辞。 见韩世忠不老实,就让自己的长子王荀带着兵马继续巡视。 自己就带着两个小校在这里盯着韩世忠。 韩世忠见王禀不走了,便问道:“将军,您老在这干嘛呢?” 王禀笑道:“这里水面开阔,天高地远。芦花片片,鹭鸟齐飞。还能看到远处金山寺盛景,却是个观赏美景的好地方。 本将军一时雅兴,良臣可愿与我共赏。” 韩世忠嘴角一抽,王禀找的理由确实很假。 王禀看着韩世忠一脸不愿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嘴角也挂起一抹微笑。 韩世忠在西军屡立战功。 战争嗅觉极其敏锐。 他蹲的那个草坑四处都被压塌了,明显不是第一次来,而且还改换了很多姿势休息。 韩世忠必然在此蹲守了很久。 他到这的目的肯定不是观景,那是为了什么呢? 王禀断定和战事有关。 反正眼下又没事,不如在这跟他磨磨洋工。 过了半天,韩世忠还是顶不住了。 “您老要不就坐下来吧,免得等会让那东西给发现了。” 王禀见韩世忠有松口的意思,便出言问道:“那你得先告诉我你在等什么。” 韩世忠叹了口气:“行吧,我在等一艘船,对面的船。”苔上老菌的水浒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