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明末:从浑河血战开始在线阅读 - 第六十六章 巴牙喇兵

第六十六章 巴牙喇兵

    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说到这巴牙喇兵,就不得不提及后金政权以牛录为最基本单位的军事体制。

    其实后金政权及之后的满清政权,长期以来并没有确切的兵力统计,所以后世我们看到的关于明末明清双方各场战争中女真人方面的兵力人数,只能从一些满文档案和官方文书的一些零星记载,来推测其兵力。

    而一个最常见的计算模式就是:牛录数乘以兵数,可是对每个牛录有多少披甲,却存在一些争议。毕竟,披甲才是一线战兵,虽然后金和之后的满清也会把不披甲的旗丁甚至是包衣阿哈们投入战斗之中。

    不过努尔哈赤时代的每牛录披甲战兵人数还是有很清楚的记载的。

    天命八年四月,努尔哈赤的谕令“汗降书”谕曰:“著每牛录遣甲兵百人,以十人为白巴牙喇,携炮二门,枪三枝;再将九十甲兵分之,其四十甲兵为红巴牙喇、携炮十门、枪二十枝,又十人,携盾车二辆、水壶二个。黑营五十人,携炮十门、枪二十枝,又二十人携盾车二辆、梯一架、凿子二把、锛子二把、钓钩二个、镰刀二把、斧二把、席四领、叉二把、连夹棍一根、水壶二个及一月用之木炭、绵甲十五副。

    其中,白巴牙喇即后来的白甲护军,也是《李朝实录》中郑忠信所说:“别抄者,着水银甲,万军之中,表表易认。行则在后,阵则居内,专用于决胜”。白巴牙喇为满洲的精锐骑兵,穿“水银甲”即明朝所谓的明甲,将甲片打磨光亮露出铁色制作的扎甲。

    红巴牙喇,为各牛录下普通的骑兵,他们身披红色布面铁甲,因而得名。在皇太极时代取消了这种称谓,后世大多称这支部队为马甲兵。

    所谓黑营,为各牛录下步兵营,披棉甲执长矛、弓箭等兵器作战,后世称之为步甲兵。

    即每牛录一百人。其中十人是“白巴牙喇”兵,四十人是“红巴牙喇”,其余人是黑营的步兵。红白巴牙喇都是骑兵。当然他们身为骑兵,也并非只会骑马作战,在很多战例的记载中,就有满洲骑兵下马步战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当然,红巴牙喇兵虽然名字中也带巴牙喇字样,但他们只是普通的战兵,在实际作战之中,往往是和黑营的步甲们一起充当冲锋陷阵的主战力量,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对待。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因此在努尔哈赤时代,只有白巴牙喇兵才是对应着后世常说的巴牙喇兵或者是白甲兵,是一支特殊的精锐力量。

    可以说,巴牙喇兵是后金集团中最精锐的军事力量,由大地主子弟组成,地位如同西方的骑士。他们大都不事生产,也因此,巴牙喇兵们基本都成为了最富裕的奴隶主。大体上,一个巴牙喇兵可以拥有拥有十个以上的包衣奴隶,所以总体来说,是完全的奴隶主。巴牙喇是完全不从事生产的,光凭打仗就能做到有酒喝,有肉吃。

    他们从小到大经过异常艰苦的军事训练,无数次的实战厮杀,优良的物质条件,高额的遴选比例,以及最好的装备配置。

    据史书记载,巴牙喇兵大多穿三层甲,内有锁子甲,中有镶铁棉甲,最外层罩有铁甲。巴牙喇的军事素质过硬,防御力在当时也十分惊人!

    此次出征镇江的后金部队共有两旗共计五十八个牛录,每牛录抽巴牙喇兵八人,因此共计有巴牙喇战兵四百六十四人。

    除去一些留在皇太极和高级军官们身旁留守护卫的,共有将近四百名巴牙喇兵,怒吼着,冲向了镇江城,他们白色的衣甲,在午后阳光的反射之下,形成了一层耀眼的白光!

    而当严亦飞在城墙上看到后金军下一波增援的,竟直接是最为精锐的白巴牙喇兵,顿时心也凉了半截。他知道,凭他和陈忠现在手中的力量,是无论如何挡不住四百名如狼似虎的白甲兵的。

    估计是之前他们的拼死抵抗激怒了皇太极,而现在,后金的三贝勒想要的,就是要以猛虎搏兔之势,尽快消灭他们这些不自量力敢于反抗的明国人,用以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这后金的巴牙喇兵果然是名不虚传,各个身强体壮,但又身形灵活。别的不讲,光说这些人在攀登云梯之时,每人都随身携带有一柄沉重的武器和一个大盾,再加上他们身上沉重的三层甲胄,全身上下的负重怕是有将近百斤,若是一般人携带如此的负重,恐怕是连云梯都爬不上去的。

    但是这群巴牙喇兵不仅能够轻松爬上城去,而且攀爬的时候还都如同猴子在树上一样灵活,将近三丈高的云梯,十几级的台阶,往往只用了三五个连贯的动作就飞一般的爬了上去,让马面上准备侧射的鸟铳手们都找不到太多的机会。

    扣扣563743675

    即使有鸟铳手们发射出的少数弹丸击中了这些巴牙喇战兵,他们身上厚实的三层重甲也能保证不被这些普通的小口径鸟铳击破。虽然弹丸打在身上还是会造成一大片淤血或者是骨折,但是仍有不少强悍的巴牙喇兵在中弹后选择了继续战斗!

    这些巴牙喇兵登上城头之后,立即就将原本双方势均力敌,甚至明军还略占上风的局势逆转了回了来。

    严亦飞看到,在城墙上,往往只是两三名巴牙喇兵,就能击破由十几名辽东义民组成的枪阵。这些临时的长枪兵们,虽然都是勇气可嘉,但是他们毕竟缺乏训练,彼此之间配合也不默契。往往这个已经挺枪突刺了,那个却在准备后撤拉开空间,这样就给了战场经验老道的巴牙喇兵以无数寻到破绽的机会。

    而一旦这些义民长枪兵们,被巴牙喇兵寻到破绽近了身,那就是如同狼入羊群一般,只能任其大肆砍杀,就算是每队临时长枪兵们都有两名严亦飞的战兵压阵,也抵挡不住这样的攻势!

    严亦飞已经从西面城墙处抽调了六七十名辽东义民回来防守,但也是杯水车薪,城墙上各处,仍旧在不断冒出巴牙喇兵们的身影。而后金方面在城墙上所占据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而陈忠所负责的另一半城墙也同样如此。那边虽然后金方面所投入的兵力少一些,但是陈忠手下的战斗力也相对弱一些。所以形式同样危急!

    此时的镇江城已经危如累卵,而城上还在拼死博战的明军,随时都有崩溃的危险!凝暮黄云的明末:从浑河血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