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大宋文魁在线阅读 - 第543章 祭杨无敌庙

第543章 祭杨无敌庙

    “老人家,你们很好,真的,很好。”

    听完杨老三的诉说,萧炎让等人也都动容,只有张廷真有点不屑一顾。

    “大人,小老儿为您引路。”,杨老三说完,立刻手拿香烛,侧着身子,带领张唐卿想杨无敌庙走去。

    杨无敌庙门口已经被人打扫干净。

    门前的大香炉内,铺了厚厚的一层香灰,说明平时就有人来上香,杨业依然能享受香火。

    杨无敌庙并不大,只有简单的两间屋子,和后世的杨无敌庙的两进院落完全不同。

    杨文广从殿内出来,跪倒在地,“文广谢过诸位大人。”

    众人整了整服装,神情肃穆的进了正殿。

    正殿内,杨业的泥塑像坐在殿中央,身上披着一件猩红的披风,看成色,应该是昨天杨文广披上去的。

    杨业前面的供桌上,点燃了一柱清香,香烟袅袅,直直的飘向天空。

    杨三青带着人,把贡品摆到了供桌上。

    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

    萧炎让等人纷纷向门外看去。

    捧日军士卒在杨三青的带领下,在杨无敌庙正殿前站成了一个整齐的方阵。

    萧峰见状,大吃一惊,不是吃惊对方高的阵仗,而是吃惊对方阵仗的形式。

    方阵横看竖看斜看,都成一条线。

    虽然这以前捧日军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但能站成如此严整的军阵,实属罕见。

    这也意味着,经过夏天一场大战,捧日军的战力更上了一层楼。

    张唐卿缓缓展开画卷:“明道二年冬,贺正旦使团出京,陛下曰,此去经古北口,可代朕祭奠杨太尉。唐卿不才,以晚辈之礼敬告太尉曰:”

    众人竖起耳朵,听听张唐卿到底如何评价杨业。

    “自盘古开天,三皇定国,五帝开疆,凡国遇大事,男必在与祀戎,泯躯祭国,即燹骨成丘,溢血成河,亦不可辱国之土,丧国之疆,士披肝沥胆,将寄身刀锋,帅槊血满袖,王利刃辉光。吾不分老幼尊卑,不分先后贵贱,必同心竭力,倾黄河之水,决东海之波,讨欺汝之寇,遂沧海横流,儿立身无愧,任尸覆边野,唯精魂可依。”

    刘直方老泪纵横的大声喊道:“唯精魂可依,杨太尉归来兮,杨太尉归来兮,杨太尉归来兮。”

    刘直方喊完后,张唐卿、刘直方、耶律宁哥、萧炎让及萧峰,人人手拿一炷香,插在了香炉里。

    杨文广磕头还礼。

    “众将士准备。”

    杨三青喊完后,上千人齐声大喝:“在。”

    “鸣铳十一响。准备,放。”

    “轰”

    “准备,放。”

    “轰。”

    一直响了十一响,殿外才安静下来。

    萧峰没有像耶律宁哥一般,只是为了听个响,他从捧日军的火铳中,看出了差别。

    因为,捧日军的火铳竟然不需要点火!!

    自从火铳军在西北战场上大放异彩后,辽国对于大宋横空出世的火铳军非常好奇,四处搜集资料,甚至派出了无数斥候深入战场内部,以求能了解火铳。

    萧峰作为皇后的亲侄子,自然也能接触到辽国的核心机密,斥候军和枢密院得出的结论是,火铳虽然强悍,但有一个致命弱点,怕水怕火。

    尤其是火铳需要用火来点燃,只要沾了水,火铳就彻底废了,跟烧火棒一样,

    火铳弹丸遇到火,很容易爆炸,会自伤自己人。

    所以,辽国虽然认可火铳军战斗力强悍,但只要战术运用好,火铳军并不是不能战胜的。

    但观今日之火铳,竟然不需要点火,也就是说,大宋已经解决了火铳的短板之一。

    别小看解决的这个短板,在战场上,可能就会成为致胜的法宝之一。

    就在萧峰还在研究火铳的时候,张唐卿拿起杨三青递来的毛笔,在杨无敌庙门前的影壁上,写下了《祭杨无敌庙诗二首》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汉家飞将领熊罴,死战燕山护我师。威信仇方名不灭,至今奚虏奉遗祠。”

    这两首词,一首诗苏辙的,一首诗苏颂的,这两个人都在出使辽国时,到杨无敌庙祭奠杨业,也都留下了诗词。

    萧炎让有点微微的不快,因为张唐卿的最后一句奚虏奉遗祠,虏这个字,有点骂契丹人是鞑虏的意思。

    不过,萧炎让选择了隐忍,不能因小失大。

    接着,捧日军将士人人进入正殿,为杨太尉上了一炷香。

    张唐卿看着狭小的杨无敌庙,对杨三青说道:“三青,给杨老三留下一千贯前,扩建杨无敌庙,杨太尉的七个儿子俱都战死沙场,让他的儿子们,陪在杨太尉身旁。”

    “是,末将明白。”

    萧炎让说道:“本来杨无敌庙是我契丹为祭奠杨太尉而建,这么好让张大人出钱呢?”

    张唐卿笑了笑,指了指正在烧纸钱的杨文广说道:“杨家出,哈哈。”

    萧炎让也笑了起来,气氛终于轻松下来了。

    下山时,即便是杨文广,都轻松了下来。

    杨文广指着张唐卿新收的护卫,笑道:“大人目光如炬,展昭的身手极佳,是做护卫的好人选。”

    “昨天我跟三青说了,想让三青去军队,他可能有点抵触情绪,有机会你劝一劝他。”

    “好说,这小子一身所学不能浪费了,有机会我劝他劝,正好我捧日军需要,一个军都虞侯跑不了。”

    “我还想让他去狄青那边呢,捧日军也行,你看着办吧。”

    “交给我吧。”

    在古北口驿馆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使团继续上路,经过大半天的紧赶慢赶,终于在太阳落山之前到了南京。

    所谓的南京,就是后世的北京,被辽国称之为南京,也叫燕京。

    不过,如今的南京城和后世略微有点不同,尤其是地址有不同,元朝建立后,在辽南京的基础上,在郊区重新筑起了中都,才是后世北京城的雏形。

    南京城门口,无数士子和官员翘首以盼。骑驴的大宋文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