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大隋主沉浮在线阅读 - 第783章 先发制人

第783章 先发制人

    辽东平原之上,隋朝和高句丽以“南夫余城—金山城—银城—多伐岳”以南二十里为界,两军也根据这条边界线部署了重兵。位于北方的隋军主要分守三个点,分别是西方的南夫余城、东方的多伐岳城、南方的城子山大营,三者形成一个直指南方的“v”形,而“v”形左右两侧,则是建立了众多堡垒、哨塔,间杂一些传讯用的烽火台。

    高句丽最大的特点就是模彷和学习,他们凭借从中原学来的各种知识对付中原、凭借学自中原的兵法在高句丽关山险要处修建城堡要塞。这一次,高句丽再度效彷了隋军的部署方式,针锋相对的摆出了“∧”形阵容,“∧”形西部是新建的昌图城、尖端是新建的西丰大营、东部是磨米城和麦谷城;“∧”形两侧,同样建立了众多堡垒、哨塔,间杂传讯用的烽火台。

    但是不得不说,高句丽鹦鹉学舌、拾人牙慧般的法子非常有效。不但抵御住了隋军的攻势,而且还在杨集率领大军抵达辽东之前,将宇文述为首的漠州军牵制得动弹不得,之后,再依仗兵多将广的优势不时北上骚扰、袭击。

    面对高句丽的无赖战术,宇文述和奚达景、突地稽空有一身本事,却因为自己兵力不如人,愣是被吃得死死地,拿对方是半点办法都没有。

    幸好高句丽有贼心没贼胆、不敢大打出手,否则漠州和辽东郡大安县早就被对方夺走了。

    城子山大营位于后世辽源市一带,城子山山势陡峭,雄伟险峻,古迹颇多,因山上有座石城得名;而大营位于龙首山、城子山、工农山之间,三座山呈“∧”形,在它的面前则是小寇河,而大营就位于“∧”形前部中间、小寇河北岸。

    杨集率领四万凉州军和一万骁果军、一万奚族军在北方兜了一个大圈子,于晚上戌时穿过龙首山和城子山之间的平缓地带,抵达了城子山大营。

    宇文述当漠州大都护至今,多数时间都在城子山大营,他不但将此大营打造成点滴不滴的铁桶‘江山’,还跟敌军玩起了虚虚实实的手段,在前营之后修了两座大营,平时没人住也要搞得旌旗招展,所以大军不愁没地方住。

    在杨集划定的的北部战区之中,漠州郡治南夫余城肩负着抵御敌军入境、后勤重地的使命,杨集便让行军长史裴矩和行军副总管崔弘升、漠州副都护奚达景率一万守军坐镇;此外,还有王行本为首的一万骁果军。他们的使命除了牵制昌图城高句丽军之外,还要和行军长史韦津一起为城子山大营、步伐岳城提供物资。至于于仲文则率领三万奚族军驰援只有五千守军的步伐岳城了,所以随军的行军副总管只有宇文述、杨义臣。

    如今的城子山大营,除了杨集带来的六万大军,还有一万五千名漠州都护府军,总兵力计有七万五。在杨集的中军大帐之中,随军文武济济一堂,通明的火光将大帐照得亮如白昼。

    作为一个上位者,杨集当然不能仅仅盯住漠州地区,尽管他将主战场设定在漠州南北、尽管定下出其不意攻敌不备的战略,但高句丽的高元和渊子游也不傻,他们知道陆战乃是隋军之所长,无论隋军在辽水上做出多大的动静,那都是掩人耳目、掩耳盗铃,一旦隋军发动战争,漠州南北绝对会沦为主战场。只不过他们探不清隋军虚实、主力何在,还来不及针而对之;若不然,他们势必在高句丽的三大犄角部署更多的兵力。

    而他身为东路军主帅,要用主帅的眼光、全方位考虑此战,要是某个环节出现巨大的差错,全局极可能崩盘。所以他必须把战争控制在速战速决的范围之内,一旦战争悬而未决,给高句丽喘息之机,形势就会变得极其复杂,隋军很可能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

    然速战速决同样是一步险棋,这也是杨集率军赶来城子山大营这个最关键对峙点的原因;在行军作战这个方面,杨集完全放心宇文述,但是宇文述急于回归朝堂野望,却容易让他失去自我,稍微不慎,就会把大好局面葬送。

    如今的隋朝和高句丽之战已经朝着极为危险的方向发展,据檀允那个高奸送来的消息称,渊子游的弟弟渊子澄已率七万大军从国内城北上、此时已经进入千山道中段,不日就会抵达安市城。

    这个消息令杨集又是吃惊又是庆幸;他吃惊的是高句丽的坚决态度,毕竟辽东平原南部已然部署了三十五万大军,其兵力超过隋军两倍左右,然而高句丽竟然又将七万精兵调来北方,使总兵力高达四十二万,如果现加修城的民夫、当地青壮算上,高句丽可用之军,少说也有五十万。由此可见,高句丽不但不畏战,反而打算将东路军吃干抹净、夺取漠州和辽东大安县,之后再挟大胜之势与大隋合谈,亦或是趁势进军幽州。

    让他感到庆幸的是杨纶的水师比渊子澄晚到两三天时间,要是撞个正着,非但夺不到盖牟城、安市城,还有全军覆没之险。但是他如果再不作为,杨纶仍旧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毕竟两军存在着兵力上的巨大差距,要是再给高句丽从容部署的时间,陆上隋军急切之间,根本攻不破对方严密的防线,而对方却能从容的分布南下,先将杨纶这支奇兵干掉。

    想到这里,杨集毅然下定决心,向济济一堂的随军文武说道:“诸位,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果因为等候迟迟不到的物资而让敌军从容部署,那么我们必将优势全无,所以我决定发动攻势。至于物资什么的,此时已经不是重要的东西了!”

    】

    停了一下,杨集又说道:“只有抢先破开僵局,我军优势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而敌军也会因为我们的先发制人,被调动起来。到时候,我军可以针对敌军仓促部署的特点,从容的逐个击破。否则,处处受制于人;所谓的灭国之战,更是一桩天大的笑话。”

    纵观整个战争史,绝大多数战争综合国力的较量,而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之所以让人们津津乐道,原因就是太少太少。故而两国征伐,大势倾轧才是王者之道。

    至于临阵对敌,那更是考验一军主帅的随机应变,主帅只有做到料敌先机、因势而变、当机立断,谋士们的各种奇思妙想、奇谋诡计才能取得奇效;若不然,谋士们设计出再多奇谋,那都是无用功、也挽救不了一国一军。而曹操和袁绍在这方面,就是最为典型的正反之例。

    “大王,前方有紧急军情送来!”就在杨集准备向济济一堂的随军文武谈及作战方略之时,朱粲将一名斥候校尉引入大帐。

    他大步走到杨集面前,将一封红皮信递给杨集。

    红色信封代表十万火急,杨集接过信封,从里面抖出一张圭黄的粗麻布,平铺在桌上展开查看,他看了上面的内容,脸色变得异常凝重起来,抬头向众人说道:“高句丽太大使者高进忠率领五万精骑离开辽东城,正往西丰大营进军。”

    听了这个重大军情,帐内顿时一片哗然,几乎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作为熟悉这一带和敌情的漠州都护府大都护,宇文述率先起身发表自己的看法,他神情肃然的说道:“大王,高句丽西丰大营位于城子山大营西南、南夫余城东南。此营与东方的昌图城连成一气,既能威慑我军两大犄角,也可西图辽东郡大安县、黄龙县。而高句丽的三大犄角之中,昌图城部署五万兵力、西丰大营部署十万兵力、西部的磨米城和麦谷各自部署三万。”

    “其总计二十一万的兵力,加上此番新增的五万精兵的举动,足以说明高句丽始终将陆上战场视为重中之重,根本就没有受到辽东大营的影响。与此同时,也透露出高句丽固守辽水防线、进攻漠州和辽东郡北部的战略意图。”

    宇文述这些年吃了兵力不如人的大亏,心中十分赞同杨集先发制人、主动出击的战略战术,他稍作停顿,接着又说道:“依末将之见,高元和渊子游的野心不是夺回漠州那么简单,而是打算歼灭我军,向西占领辽东、燕郡、柳城、饶乐州、安乐,就算他们没有杀入北平郡,但起码也要将我大隋压制到临渝关前。所以正如大王所言,我军当先发制人,否则,处处受制于人。”

    “宇文将军言之极是,末将附议。”杨义臣站起身来,向杨集拱手一礼,沉声说道:“大王,敌军此番增兵,定是因为帛衣头大兄渊子澄援军将至,一旦对方部署完毕,事态将会越发严峻,我们绝对不能再等下去了。”

    说完,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王,末将认为先发制人可以,但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战法一旦用了,就没有第二次可言。我们必须将这有且仅有的机会用到关要之处,方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战果,若不然,只会打草惊蛇,令敌军戒备有加,而我军的处境,却是愈加严峻。”

    “大王,末将附议!”骁果军主将阴世师亦是起身表态,他接着锋芒毕露的说道:“依末将愚见,拥有十万大军的西丰大营便是我军的首选目标,若是我军将之攻克,高进忠定然全力北上,这也给了我们以逸待劳的战机。”

    “只要我们将此二军成功歼灭,就能分兵攻占昌图城、磨米城和麦谷城。而高元和渊子游方面,由于兵力过于分散,加上李子雄将军和李景将军兵锋直指,他们根本没有多余兵力救援北方,至于渊子澄所率之军,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杨善会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沉声向杨集说道:“大王,阴将军此法不错,我军不打则已,要打就先打最硬的犄角。唯有如此,方能获得最大战果,后面之战,也将变得异常轻松。”

    在诸多良将的一一补充之下,杨集“先发制人”的战术逐步完善了起来,而目标也已定下。

    等到议论的声音渐渐消失,杨集目光扫视诸将一圈,拍板道:“诸位,那我军就打西丰大营,一战而破局。”

    “大王英明!”众文武轰然道。

    ————

    【求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