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程即真理,口径即正义
终于到达戈壁训练点了,倒是一个万里无云的大晴天。 过来训练的不止这边的三连,同时还有别的营区的连队。一般来说不同的营训练的内容就不同,不会存在让一部分人进行所有火炮的发射训练的情况。 毕竟只要是炮兵,放到战场上的哪怕只有一个连,只要配足相应基数的弹药,也是异常恐怖的战力。 胡杰他们连队主攻的是大口径榴弹炮,这倒是非常符合胡杰这个带队连长的形象。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呀~!”自打来到营地,贺久安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这也看看那也瞅瞅,连军用帐篷的支架都伸手掰了两下。 “不着急,我们打击距离比他们远,先让他们迫击炮开始。”胡杰替贺久安穿上防冲击服,戴好降噪耳机和军用口罩,嘱咐他呆会耳朵不舒服了一定要张大嘴巴。然后才带着他去往迫击炮的靶场。 迫击炮结构简单,便于机动,常常配备给步兵进行山地作战,是一种近程面杀伤武器。 贺久安看到迫击炮的士兵们三人一组,准备好炮身,瞄准,听班长号令塞进炮弹。 “砰——!”第一发远了。 士兵重新调整角度,重复操作。 “砰——!”第二发又近了。 三个人用拇指测距,拿着纸笔,写写画画。然后调整炮筒。 “砰——!”第三发正中目标。 看到打中之后,贺久安才长舒一口气,问胡杰他们用纸笔在写什么。 胡杰低头向他解释:“高原上的弹道跟陆地上的不一样,先两发校验,然后有专门的公式可以调整误差。一般是用计算器的,不过训练的时候都会模拟完全电子失灵。如果战场上遇到这种情况还需要侦察兵勘察敌人位置,再报告给后方炮兵推演。” 贺久安点点头,听到侦察兵,想起了陆星辰。 迫击炮那边的长官认识胡杰,招呼他给这群新兵打个样。 贺久安本来还想说要不要他帮忙,结果胡杰笑了下,拍了拍贺久安的脑袋让他原地等他。 只见胡杰拿了个新炮筒,双脚一前一后将炮身放置两腿中间,抱着炮身往地里杵了几下,眯着眼右手拇指测距,微微调整角度,然后塞进炮弹。 “砰——!”竟是一发命中! 是真他娘的帅!整个兵营都被这波单兵操作秀懵了,响起此起彼伏的掌声。 贺久安瞬间就明白了迫击炮的优越性。当战场上的人们依赖雷达,全程电子对抗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人无需任何助力就能打得对方措手不及,在战场上可能不仅仅是打破僵局而是直接逆转攻势! 有些人类永远无法被机器代替。 那个平常只会在背后默默保护他的男人,原来单独站出来的时候也是熠熠生辉的。 看着胡杰的背影,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缠绕他的内心。 ———— 训练不止会打固定范围目标,还会打移动靶,所以一个连队训练下来还是用了不短的时间。 吃过午饭,胡杰履行他的承诺,带贺久安去场地实弹射击。十多公里外的山坡上已经画好了目标区域。 大口径榴弹炮比迫击炮的冲击力大,自然也要更大的炮身来支撑。贺久安看到训练有素的士兵们通力协作放置助锄,仅仅几十秒的时间,十门炮都准备好了。他们原地敬礼,等待下一步指示。 胡杰领着贺久安到炮弹车前面:“火炮刚开始射击的时候炮膛温度低,润滑也不够,有炸膛危险。所以为了确认它能正常运作,前几发试射需要远距离拉绳触发来稳炮。” “嗯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榴弹,贺久安跃跃欲试。 胡杰单手扶着弹药车,指尖敲了敲,“第一炮不限时间,你可以上手装弹了。” 大口径榴弹炮的炮弹和药筒都是分装的。贺久安小心翼翼地取出弹丸,按照胡杰之前教他的先用左手食指护住引信,右手四指紧握弹丸的凹槽处,一路稳稳当当送到炮位。 站在炮筒旁边的士兵按下自动装弹的按钮,炮弹就被送到炮膛去了。贺久安重复操作把药筒也装好后,跑到几十米外的掩体后面。 带着降噪耳机,当外界的声音渐渐模糊时,心跳声就会越来越清晰,这个时候眼睛比耳朵好使。 紧握手中的引线,贺久安屏住呼吸,盯着旁边指挥员手里的旗子。 “一!二!发射!” 指挥旗挥下的瞬间,贺久安用力拉扯手里的引线,然后俯身。 “砰——!”成功发射了。哪怕是戴着降噪耳机,隔了几十米远依旧能清晰地听到炮弹射出的声音,也能感受到地面的震动。 空气中顿时弥漫开一股浓浓的硝烟的味道。 贺久安站了起来,看着对面山坡上的浓烟。 那就是他刚刚打中的地方!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 小朋友完成地很好,让人忍不住想奖励他一下。胡杰从背后搂住贺久安:“再来一次吗?” 贺久安虽然非常想继续尝试,但还是摇摇头,“实弹训练都是有固定数量的,我多用一个,他们就少训练一下。” 胡杰笑了下,揉了揉贺久安的脑袋,转身通知大家正常训练后带着贺久安往前面走了些,这样可以更直观感受到榴弹炮的威力。 因为自己刚亲身尝试过一次,贺久安能明显感受到他和这些正式兵的区别。现在他站在炮筒后面五米处,虽然穿着防冲击衣,还是感觉胸口被震得有些疼,而这些近距离发射炮弹的士兵竟是丝毫未被撼动,精确执行着指令。 急促射训练。 在第一发齐射完成之后,他们几乎没有停顿,一发接着一发将炮弹射到目标区域。 四发急促射完成,十门152mm口径的榴弹炮几乎将对面小山头打平了一些,和今天上午的迫击炮造成的伤害完全不一样。 射程即真理,口径即正义。贺久安第一次那么真切地感受到这句话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