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屋 - 历史小说 - 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在线阅读 - 第317章 新帝力图富国强兵

第317章 新帝力图富国强兵

    内忧外困,让这位年轻的帝王从即位那天起,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他和他的父亲很不相同,他的父亲只想当个闲王,一辈子有书看有饭吃有衣穿就行。

    在被架上皇位之后,整日战战兢兢,不过登基四年就英年早逝。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曙是被皇位给压死的,若没有皇位他应该能够长命百岁。

    皇位,集天下大权于一身,也集天下重任于一身。

    赵曙不是庸才,他只是看透了皇权,看淡了权势而已。

    就连皇帝也身不由已,可见人生多无奈,并非能事事时时顺心如意。

    但赵顼却雄心勃勃。

    这是赵家祖先留下的江山,他要让国家富强,平定周边小国,完成大一统,成为秦皇汉武一般的伟大帝王!

    可是国内的困境就让他忧心忡忡,而别谈什么对外扩张疆域。

    江山是他一人的,可是管理江山他需要强有力的帮手才行。

    寻找治国大才成为赵顼即位后,最重要的事情。

    赵顼先是把目光放在一班老臣身上,毕竟他们德高望重又经验丰富。

    可是当年轻的帝王召见过韩琦、文彦博、富弼、欧阳修等老臣之后,心中大为不满。

    他们满口都是祖宗之法,给出的建议都是因循守旧,二十年不言兵士,与民生息等老生常谈的话题。

    可是眼下大宋财政困难,军队羸弱,强敌环伺,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

    为了解决困境,赵顼宣布的第一条政令就是父亲的丧事一切从简。

    当初仁宗驾崩之时,赵曙因为是养子所以不好开口丧事从简,而是花费巨大。

    但赵顼就没有这样的顾虑。

    这项政令一发布,就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交口称赞。

    大家对这位年轻的帝王也是寄予了厚望。

    二十岁即位,正是一个非常好的年纪,既年轻有朝气,又不会太过幼稚。

    他身强体壮,又有勤奋谦恭之名。

    无论是朝臣还是百姓,都认为他会比父亲做得更好。

    赵顼也确实在积极回应众人的期待。

    他想在朝堂上筛选出可以重用的肱股之臣。

    于是他礼贤下士,无论官职大小,亲自召见了许多文臣武将。

    可他们其中许多人回答都是支支吾吾,有的甚至一问三不知。

    这让赵顼大为光火。

    古往今来,就他们赵家给官吏的俸禄最优厚。

    可这群大臣拿着朝廷给的大把银钱,却没有相应的才能,简直就是一群废物!

    气得赵顼在寝殿大骂:“酒囊饭袋!”

    可令皇帝生气的还在后面。

    这群官吏不仅废物,而且还内讧,勾心斗角。

    起因是台谏官蒋之奇等人弹劾参政知事欧阳修与儿媳通奸。

    风暴中的主角欧阳修是文坛领袖,又是副宰相,位高权重。

    而历朝历代的皇帝对课外重视台谏官的言论。

    台谏官的言论能够直达天听,不仅能弹劾百官,哪怕是皇帝的错事也敢直言不讳。

    尤其是在赵宋“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宗之法下,皇帝就更加看中台谏官的言论。

    所以此事非同小可,简直就是天下丑闻!

    赵顼固然生气,下定决心彻查。

    欧阳修自然上书为自己辩护,说若有此事简直就是禽兽不如,甘愿被判死刑,恳请皇帝还他清白。

    结果花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力,调查的结果却只是一场诬告!

    已过花甲之年的欧阳修受到此种污蔑,身心俱伤,萌生退意。

    他几次三番请求辞职,都被赵顼退了回去。

    而赵顼更是暴怒,这群废物成天不干实事,就盯着人家的私事,而且还捕风捉影!

    与之牵连的台谏官统统被贬职。

    勤政殿内,赵顼坐在案几前,眉头紧锁。

    内侍李宪上前道:“官家,夜深了,您该就寝了。”

    赵顼沉沉叹气:“朕睡不着。”

    李宪苦劝:“官家,龙体为要啊!”

    赵顼吩咐道:“你去把我的玉箫拿来。”

    “官家,您要是累了,想要听曲,我把乐工也一并请来罢!”

    李宪只是一个好心的建议,谁知赵顼却黑了脸:“那只玉箫谁也不能碰!”

    伴君如伴虎,即便李宪在赵顼身边服侍多年,有时候也难以揣测他的心意。

    李宪只好唯唯诺诺领命去了。

    很快,玉箫送到了赵顼的手中。

    他把殿内所有人都遣了出去,自己拿起玉箫吹奏了起来。

    一曲终了,赵顼看着玉箫发呆。

    能实现他强国梦的人选有三个——苏辙、王安石和司马光。

    只是苏辙现下正在守丧,无法来到京师为他解困。

    赵顼和苏辙是生死之交,感情深厚。

    在他最难过的时候,他第一个想起的人便是苏辙。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哪怕苏辙什么也不做,只要在他身边也能令他安心。

    但他现在只能等,等苏辙和苏轼守丧期满,便委以重任。

    剩下的就是王安石和司马光。

    但是人事任命,牵一发而动全身,赵顼刚即位,他想把步子走得稳一点。

    于是新帝下令,让王安石任江宁知府,司马光任翰林学士。

    两人的任命一前一后,只差一天,可见新帝对两人的重视和厚望。

    虽然这两个官职都不高,群臣却敏锐地嗅到了新帝的心思。

    官家刚刚登基,又年富力强,急于想改变国家的沉疴。

    大宋言论自由,政治清明,皇帝和大臣的谈话是瞒不住的。

    新帝之前宣召那么多臣子,询问治国之法,大家就已经在暗暗开始揣度。

    如今王安石和司马光的任命一出,那暗自的揣度几乎得到了确认。

    官场历来是鱼龙混杂。

    有正直清明之士,有趋炎附势之徒。

    更有钻营的小人穿梭其中,谁得势就努力巴结,谁倒霉就恨不得踩上一脚。

    但现在情势未明,所有人都在观望。

    况且王安石在地上治理上卓有成效,一直都有贤名,只是为人犟了些,有些难以相处。

    而司马光的才名和王安石不相上下,只是两人性情和观点截然不同。

    群臣们都在等着瞧,瞧王安石和司马光谁更能得新帝的欢心。

    谁知他俩竟出奇一致的不愿接受朝廷的官职,让赵顼一度很是头疼。

    好在最后他俩还是勉为其难接受了,赵顼才放下心来。剪秋萝的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